本项目重点难点一、居民垃圾分类收集习惯养成难垃圾分类收集的首要关在于源头分类,改变居民长期形成 的混合投放垃圾习惯是垃圾分类收集面临的第一个难题。近些年, 我国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 居民难以很快养成垃圾分类收集的良好习惯。有调查表明,78. 73%的居民仅仅有时会把不同的垃圾装在不 同的垃圾袋里并扔在不同的垃圾桶里,这说明大部分居民只是把 垃圾分类当作“一阵风”,“风”来时就“分一分”。国务院发 展讨论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 2025 年对 46 个重点城市 的入户调查结果也显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家庭仅占 38.3%。 居民垃圾分类收集习惯养成难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缺乏养成良好分 类习惯的知识储备基础。一项涉及北京、上海、广州等 17 个城 市的居民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回答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的正确率仅 为 27. 7%。二是居民垃圾分类行为模式难以统一。大多数居民具有社区 家庭居民和单位职工的双重身份,当双重身份与垃圾分类行为导 向不一致时,往往会制约居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我国在 2025 年前垃圾分类试点主要是以小区居民试点为主,2025 年之后的 强制分类是以公共机构试点为主,由于只是试点而非全面铺开,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居民“在单位分类、回家不分类”的双重表 现,不利于居民养成稳定的垃圾分类习惯。三是居民家庭垃圾分类收集设施与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设施 难以匹配。对于大多数实行垃圾分类的居民家庭来说,居家时往 往通过设置其他垃圾桶、厨余垃圾桶两类垃圾桶来进行分类,很 少采纳有分类功能的垃圾桶,而城市往往采纳“四分法”设置垃 圾分类收集设施,垃圾分类收集从居民家中到社区投放的“最初 一公里”没有打通。二、垃圾新品种不断产生难城市生活垃圾门类众多,随着时代的进展,垃圾新品种也在 不断产生,这给垃圾分类收集带来了新挑战。一方面,随着城市 的快速进展,进展中城市会不断向发达城市演进,城市垃圾的构 成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在发达城市,可燃物占生活垃圾的比重 往往在 3%以上,可堆腐物的占比往往高于 30%,而在进展中城市 这两种垃圾的占比一般分别低于 2%和 20%;另一方面,随着人们 消费行为习惯的改变,垃圾的具体构成也会改变。以外卖餐盒垃 圾为例,前几年外卖餐盒垃圾仅是生活垃圾中普通的一员,但随 着城市居民就餐习惯的变化和“饿了么”“快递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