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二(12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 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一、思维的定义和特征 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反映特征:1.间接性,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其他事物为媒介,通过迂回曲折的认识路线,了解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思维过程。 2 概括性,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加以集中的思维过程。 二、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分析: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的过程 综合: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形成整体的过程 抽象:把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舍弃其非本质和特征 概括:把抽取出来的共同属性和特征结合在一起的过程第二单元 思维的种类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根据形态: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 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 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以词为中介,是思维最本质的特征二、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根据探究问题答案的方向: 辐合思维:求同思维 根据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究问题的答案的思维 更具制造性 三、再造性思维和制造性思维 根据思维结果有制造性程度: 再造性思维:用已知的方法 制造性思维:用独创的方法第三单元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一、概念的掌握 概念: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和标示来记载的。 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内涵: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外延: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概念所包含的范围 内涵和外延之间是一种相反的关系 二、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自然概念:人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概念人工概念:根据特定规则人工制造的概念,是对自然概念的模拟经典实验:布鲁纳(Bruner,J.S.)设计的人工概念实验 三、问题解决及对问题解决的讨论 (一)定义: 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 迁移;2. 原型启发;3 思维定势1. 迁移定义: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正迁移:有助于解决新问题负迁移:阻碍解决新问题2 原型启发定义: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型:对解决问题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3.思维定势定势: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