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播 云南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最丰富多样的地区之一。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源于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既有悠久的历史,无穷的艺术魅力,又充满了朴实的人文哲理,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它丰富生动、直抒情怀,一直生生不息,衍化出众多的品种和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在今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进展和西部大开发,砖房代替了竹楼、流行乐代替了民歌,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条件已非同往昔,有逐渐失传甚至消亡的危险。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探究新的思路和途径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是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及现状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歌舞音乐、器乐音乐及戏曲音乐、说唱音乐等。其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丰富性。云南生活着 25 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文化、生态等环境的不同,以及各种传统文化习俗的较大差异,从而形成了风格各异、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其品种几乎涵盖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所有种类,而其中,民间歌曲又是最为普及、最为丰富的音乐种类。 如云南省民族艺术讨论院编撰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云南卷》,从已收集到的20 万首民歌中精选收录了云南各民族山歌、情歌、劳动歌、礼俗歌、祭祀歌、舞蹈歌、儿歌等歌种的民歌近三千首,这在我国是非常丰富的;第二,不确定性。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一般为口传心授,口头传承使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具有不确定性、变迁性、创新性和即兴性的特点;第三,通俗性。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共同制造的音乐文化,它与当地人民的生活血肉相连,它们中间蕴含了丰厚的历史、爱情、道德、宗教、自然观,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风土人情、爱情婚姻、劳动、日常生活;第四,有用性。许多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还未完全摆脱有用功能的原始形态,如各类带有音律的劳动号子仍具有有用性和表现性两种功用。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在历史上影响甚广,古代的宫廷音乐、宗教音乐,都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南诏大理国宫廷音乐有的取材于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大理、丽江、昆明等地的洞经古乐也吸收了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成分。由于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追求真挚的、鲜亮强烈的感情表现手段和自然美好的音乐形态,因此成为我省各类音乐中最具有丰富内涵的鲜活生动的音乐种类。 自 21 世纪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从“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到“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雄伟目标,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获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