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对教育的启迪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存在多年的一个反比例关系式,那就是我对某竞赛的关注程度常常和这个竞赛的结果成反比,说的简单点就是我看谁谁不赢。比如,我观看了林丹的竞赛,结果林丹输了,谌龙的竞赛我没看,结果他夺冠了。女排小组赛我看一场输一场,后来为了爱国怕耽误女排晋级不敢看了,结果女排夺冠了。2025 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队真是精彩纷呈,好戏连连。假如说,傅园慧因一股清新可爱的“洪荒之力”喜悦了国人;乒乓球强大的国手们打哭了对手振奋了国人;但是让全体国人激动不已、泪流满面的却是中国女排。也许我们在乒乓球中自我满足,在体操跳水里欢呼雀跃,但在世界的眼中,我们仍然是黯淡无光的弱者,至少在三大球类上是这样的。可是中国女排在夺冠之路上靠着百折不挠、英勇坚韧、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奋力搏杀,不抛弃,不放弃,永不言败,在极其艰难的情形下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赢得了一场又一场荡气回肠、慷慨壮烈的史诗般胜利。最终在里约赛场上赢得金牌,再次在奥运赛场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高高升起五星红旗。 我们可以在五六十英寸的电视机前观看着世界各地的体育竞赛。但我们很少去为一支球队疯狂、感动,我们失去了梦想和信仰,我们习惯了中国在三大球项目中的失败。当中国女排再一次用拼搏和坚韧战胜对手时,曾经的荣光和信仰突然焕发,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女排精神对教育有哪些启迪呢?我想从两种精神,一种方法和一种心态进行表述。 两种精神: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 一、奉献精神。奉献精神在教育中不一定要与高尚联系在一起,真正的奉献精神不是为了奉献而奉献,而是以为这个世界做出更多贡献为动机来提升自己。它能防止人的空虚感,能帮助人融入更宽广的世界。培育学生的奉献精神能帮助学生将自己和世界与他人联系起来,这既能为孩子自身的进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也能让孩子在他人的满足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幸福之源。 对教育者而言,更需要奉献精神,这也是《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法律规范》里提到的。广阔老师的教学活动不仅表现在黑板上、教室里,还表现在课堂外大量的育人工作中,我们对学生的一切都要关怀和帮助。鲁迅先生曾说:“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伺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充分地体现了老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 二、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及民族精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