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子宫内膜癌诊治原则

子宫内膜癌诊治原则_第1页
1/14
子宫内膜癌诊治原则_第2页
2/14
子宫内膜癌诊治原则_第3页
3/14
子宫内膜癌诊治原则子宫内膜癌临床分型临床上可将子宫内膜癌分为 I 型和 II 型(Bokhman 分型)I 型为激素依赖型,病理类型以子宫内膜样癌为主,预后较好;I 型为非激素依赖型,主要包括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等, 预后较差。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2025 年,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 )根据全基因组测序基因特征(有 无 POLE基因超突变、MMR 缺失、拷贝数变异等)将子宫内膜癌分 为 4 种分子类型。① POLE 超突变型;② MSI-H 型(微卫星不稳定型)或错配修复系统缺陷(dMMR )型;③ 微卫星稳定(MSS )型或无特异性分子谱(NSMP )型或低拷贝型;④ p53 突变型或高拷贝型。其中 POLE 超突变型预后极好,这类患者假如手术分期为 I~ I 期, 术后可考虑随访,不做辅助治疗。MSI-H 型预后中等,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敏感,但目前的证据 仅限于晚期和复发病例。MSS 型预后中等,对激素治疗较敏感,年轻患者保育治疗效果较好。p53 突变型预后最差,对化疗可能敏感。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约占子宫内膜癌 5%。以错配修复(MMR )系统基因胚系突变为特征的 Lynch 综合征是最 常见的遗传性子宫内膜癌,其他还包括以 PTEN 基因胚系突变为主要 特征的 Cowden 综合征等。发病年龄通常比散发型早 10-20 岁。子宫内膜癌的肿瘤标志物目前尚无特异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可用于诊断与随访。对于有子宫外病变的患者,糖类抗原 125( CA125 )有助于监测临 床治疗效果。但炎症或者放射损伤等因素也会引起 CA125 异常升高,而有些患者 (如阴道孤立转移)的 CA125 可能并不升高。在缺乏其他临床表现时,CA125 不能准确预测复发。人附睾蛋白 4(HE4)的检测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诊断和预后预测可 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子宫内膜癌的分期目前采纳的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包括第 8 版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 ) 的 TNM 分期(2025 年版)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 FIGO 分 期( 29 年版)。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手术治疗为主。无论实行何种手术方式,均要坚持无瘤原则,子宫切除后应完整取出, 禁止采纳子宫粉碎术取标本。对年龄<45 岁的低级别子宫内膜样癌、子宫肌层浸润<1/2、术前检查 和术中评估无卵巢累及和子宫外转移证据的绝经前患者,可考虑保留 卵巢,但应切除双侧输卵管。对有胚系 BRCA 突变、Lynch 综合征或子宫内膜癌家族史的患者,不 建议保留卵巢。放疗、化疗作为术后辅助治疗。对于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子宫内膜癌诊治原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