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措施1 工程造价管理措施1.1 做好“两算”对比开工前编好施工预算,做好施工预算和中标价的“两算”对比,各级人员都应对计划收入与支出情况有全面了解,并实行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支出。推行项目法管理首先就是要“先算后干”,“干中核算”,预先的控制,月月法律规范的核算,才能使成本管理的风险化解于过程之中。这才是项目成本目标实现的保证。这就要求项目部各岗位责任到位,成本原始资料积累收集法律规范,各种台帐记录准确及时,从而使项目当期核算有对比的依据。1.2 提出定货计划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反复仔细地对工程设计文件进行熟悉和分析,根据工程定测的实际数量,尽快提出材料申请计划和加工定货计划,使其有足够的进货和加工周期,节约加工费用。定货原则是:一. 材料的质量性能必须达到或超过工程设计文件要求;二. 材料的价格必须合理,以低于本项目所需材料的概预算价格为主攻方向;三. 减少中间环节,一切与厂家直接见面并以国营大中型厂家为主。1.3 材料的信息化管理为做好本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本项目在组织机构中将由工程部和合同预算部共同建立材料市场信息库,进行信息化管理。所有有关的材料供应商的资料都有备案,包括所供应的材料型号,价格等,这就保证以低价进货。1.4 采购招标制原材料采购,推行招标制。建筑工程中材料设备的造价往往占整个工程造价的 70%以上,所以选购比较质优价廉的材料设备十分重要。目前市场上同样产品的价格相差悬殊,供货渠道和环节繁多,零售价、批发价、出厂价到货价、季节价等等之外还有折扣比率。采购人员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同时,应货比三家、价比三家,反复比价格、比质量、比运距,才能购得满意的价格,从而起到控制造价的首要作用。对周转材料和机械设备是购买还是租赁,也要反复比较核算。材料设备进场后要妥善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堆放保管,避开二次搬运和损耗浪费,杜绝盗窃漏洞。1.5 建立领料制度,加强管理任何材料进出现场,进出库房都必须登记,条款分明,数目清楚,对于发给班组的施工用品、用具等在该分项工程结束后应按量及时收回,杜绝浪费。对于施工消耗性材料,由材料员按施工方法或交底进行计算,考虑合理的损耗率,按量定额发给作业班组,若有超领部分,则按价从作业班组工资中扣除,若有节余,则予以适当奖励,以调动班组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1.6 计划管理和经济计划项目仔细编制工程成本控制规划,仔细讨论各部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