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数据处理与数字化生活•编程基础与人工智能初步•信息素养培养与道德规范contents目录01信息与信息技术概述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而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定义信息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传递性和真伪性等特性。信息特性信息定义及特性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应用。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和应用。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信息技术发展历程远程教育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远程教学和学习的目的。办公自动化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办公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支付手段,实现商业活动的电子化。智能制造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当代信息技术应用领域02计算机基础知识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是计算机的物理基础。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指挥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计算机系统组成0102中央处理器(CPU)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控制功能,是计算机的“大脑”。内存储器(RAM和RO…用于暂时存储数据和程序,是计算机运行时的“工作台”。外存储器(硬盘、U盘等)长期保存数据和程序,是计算机的“仓库”。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等)将人类可读的信息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代码,是人与计算机交互的“桥梁”。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以人类可读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计算机向外界传递信息的“窗口”。030405计算机硬件设备及功能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用于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环境。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编程语言与工具包括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用于满足用户特定的需求,提供丰富的功能和服务。包括各种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实现特定的功能或解决特定的问题。030201计算机软件分类与作用03网络基础知识ARPANET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为了实现分布式网络通信,成功研制出ARPANET,标志着互联网的诞生。TCP/IP协议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TCP/IP协议的出现解决了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问题,为互联网的普及奠定了基础。万维网(WorldWideWeb)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蒂姆·伯纳斯-李(TimBerners-Lee)发明了万维网,使得互联网上的信息呈现和交互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互联网起源与发展历程网络拓扑结构01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和网状型等,不同的拓扑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OSI七层模型02OSI(开放系统互联)模型将网络通信划分为七个层次,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各层之间通过协议进行通信。TCP/IP协议族03TCP/IP协议族是一组网络通信协议的集合,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IP(互联网协议)等,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网络拓扑结构和协议原理网络安全威胁包括病毒、木马、蠕虫、黑客攻击、钓鱼网站等,这些威胁可能导致数据泄露、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为了保障网络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防范策略,如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补丁、使用强密码、不轻易打开陌生邮件和链接等。网络安全防范策略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也制定了相应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如《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以规范网络行为和维护网络秩序。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网络安全与防范策略04数据处理与数字化生活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处理流程和方法01020304确定数据来源,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对数据进行清洗、去重、转换等处理,以便于后续分析。运用统计学、机器学习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