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下企业R&D费用会计处理的思考【摘要】 随着知识 经济 时代 的来临,R&D 在 企业 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进而成为企业生存和 进展 的生命线和屹立于全球企业之林的决胜因素。本文主要针对新准则环境下高新技术企业 R&D的特点及存在的 问题 进行 分析 ,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讨论 开发;高新技术企业;部分资本化 随着 科学 技术的进步, 电子 、信息、生物等高 科技 产业的崛起,企业的讨论与开发(即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以下简称 R&D)在企业总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中具有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经营风险高特点的高新技术企业最为明显。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显示,我国 R&D 经费总支出 2001 年 1 亿元,2025 年 1 亿元,2025 年 1 亿元,2025年 1 亿元,2025 年 2 450 亿元,2025 年 3 亿元。这几年 R&D 总支出年增加值分别为亿元,亿元,252 亿元,427 亿元,亿元,亿元。此外,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进展纲要(2025-2025 年)》指出,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使我国全 社会 讨论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2025 年我国全社会 R&D 投入应达到 3 600 亿元左右,2025 年达到 9 000 亿元左右。可见,R&D 经费支出在全社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于是对研发费用的合理 会计 处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新准则下 R&D 费用会计处理的特点 2001 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讨论与开发支出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这一规定虽然对核算做了法律规范,但从准则的具体条款来分析,无论 R&D 成功与否,其将申请取得前所发生的支出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处理的规定,并没有根本改变准则出台前实践中的做法。假如研发成功,予以资本化的也只是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这笔费用相对于研发过程的支出微不足道。将 R&D 费用全部费用化,这给企业带来了诸多问题,不利于企业的进展,与国际惯例差异较大。 为了更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进展,并且符合国际趋同原则,我国对原有的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2025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基本准则和 38 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自 2025 年 1 月 1日起在我国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讨论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