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创新》第一讲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引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创新因而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重点。本次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进展。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确立培育“整体的人”的课程目标;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 ,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体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第一节 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进展1、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和协调进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首先力图通过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形式代替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其次,国家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承认过程本身的重要价值视其本身为重要的目的,而非作为猎取“知识与能力”的手段。2、谋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进展新课程首先用一种整体主义的观点从三大关系上规划培育目标,即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进展,以培育价格统整的人 。其次,新课程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强调向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回归,把自然、社会与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基原来源。第二节 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1、增强课程的生活化2、凸显课程的综合化课程体系在整体上谋求走向综合化,具体体现为:首先,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课程所坚持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恢复儿童生活的完整性,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儿童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帮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探究主题,过自己的有价值的生活。其次,新课程还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设置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动课程的综合化。再次,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第三节 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构建1、确立新型的知识观;2、提倡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3、构建进展式的评价模式第四节 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1、建立民主的管理文化;2、建立合作的老师文化;3、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第二讲 新课程的规划及其课题 引言:新课程的基本内容:一是新课程规划的背景,着重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课程改革的历史经验、新课程所面对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