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析 摘要:欧洲中央银行的“两支柱”货币政策策略,保证了货币政策决策方法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不仅有利于稳定通货膨胀预期,而且有助于建立公众对欧洲中央银行的信任。关键词: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策略;货币政策透明度一、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策略1.确立首要目标,着眼中期,求稳求变。《马约》虽然规定欧洲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是维持欧元区物价的稳定,但该条约并未对物价稳定给出明确的界定。为使目标更具可操作性,ECB 管理理事会(又称 ECB 货币政策委员会)于 1998 年给出了物价稳定的量化定义:整个欧元区的消费物价协调指数(HICP)年增长率不超过 2%,而且物价稳定在中期内得以维持。经过近 5 年的货币政策实践,ECB 管理理事会于 2025 年修正了对物价稳定的界定:中期内消费物价协调指数的通货膨胀年增长率低于但是接近 2%。从该定义可以看出:(1)ECB 对价格是否稳定的推断是基于整个欧元区中期的价格水平。货币政策的变化对物价的影响有一个时滞,而且最终影响的程度也不确定,因此货币政策难以在短期内抵销意外冲击对价格水平的影响,通货膨胀率短期内存在一些波动是不可避开的,货币政策不会因几周或几个月的短期的物价或通货膨胀的变化进行调整,货币政策着眼于中期。(2)HICP 年增长率低于但是接近 2%,不仅为 HICP 通货膨胀率设定了上限,而且也指出通货紧缩和物价稳定是不相容的。对物价稳定给出明确的量化定义,既有助于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也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可以监督的标准;既有利于公众更好地理解货币政策框架,也能更有效地引导公众对物价走势的预期。不仅增强了单一货币政策的可信度,也提高了单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围绕目标,构筑框架,寻求支柱。经济分析和货币分析两个支柱,构成了 ECB的货币政策框架。在这个框架内,ECB 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收集各种信息,充分利用各种分析工具,确保所有相关的信息都不会遗漏,从而确保货币政策决策的稳健性。两支柱策略既不同于通货膨胀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也不同于传统的以货币供应量或汇率作为“名义锚”的做法。(1)经济分析。主要是指基于大量的经济和金融数据、针对影响价格稳定的短期风险而进行的分析。该分析基于如下的认识:短期内价格水平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商品、服务和要素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所决定。因此,ECB 关注的主要变量有:总需求、总产出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广义的物价和成本指数的变化,财政政策的变化,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状况,欧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