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管理方案一、绩效管理的原则第一条在遵循公正、公平、公开原则的基础上,强调绩效管理的客观性、责任 性、激励性和结果导向。(1)稳定原则:学校在确定了关键业绩指标(招生人数或收入)后在一年内,绩 效考核的指标、考核标准和分配方式基本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保持相对稳定(2)公开原则:各级关键业绩指标(招生人数或收入)的制订与过程调整,均需由 目标承担者与其上级主管共同协商讨论完成,员工知晓并充分理解自己。(3)反馈原则:过程监控结果和考核结果要及时反馈给被考核者本人,肯定成绩、 指出不足,并提出今后努力改进的方向。(4)申诉原则:被考核者认为有失公正的地方,可以要求进行必要的解释或申诉。 当部门的关键业绩指标(招生人数或收入)因为其它部门或岗位的主观原因或职责没有 有效地履行,而受到严重影响时,部门或岗位可以在该项工作完成前 5~10 天内提起申 诉.(5)参加原则:被考核者有参加制定本岗位考核标准的权利,同时在考核过程中, 有进行自评和获知上级评价意见、评价结果的权利.(6)激励原则:各级主管要切实做到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和使优者增多的,差者减 少或没有。二、关键业绩指标(招生人数或收入)的制定方法第二条 关键业绩指标(招生人数或收入)的制定过程是一个从上面对下面分解的 过程,各层级间关键业绩指标(招生人数或收入)要体现其与学校战略目标导向和支撑的 关系.第三条在制定关键业绩指标(招生人数或收入)时应充分考虑现有财务、设备资 源和政策调整等条件,在符合成本控制的原则下,制定合理的部门关键业绩指标(招生 人数或收入)值,对需要追加的业绩指标必须明确其来源和需要配合的部门或个人.第四条在分解关键业绩指标(招生人数或收入)时,切忌三种极端的做法:一是 脱离实际的夸大,二是不负责任的推脱,三是无所谓的随意,任何一种做法都将导致关 键业绩指标(招生人数或收入)的分解不能完全到位.第五主任、组长是部门承担关键业绩指标(招生人数或收入)的第一责任人,在 分解关键业绩指标(招生人数或收入)时要充分发挥自我思考问题的能力三、考核资格认定第六条每月结束后,根据规定时间,部门主任根据部门工作时间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并报董事长审核后交学校财务处。第七条普通员工绩效考核的认定.出现下列情况取消员工月度考核资格;1、当月内因工作失职,严重影响关键业绩指标招生人数或收入)指标占 10%的;2、当月违反学校管理制度造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