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护坡工程 ﻫ4、1 一般规定ﻫ4。1。1 开发建设项目在基建施工与生产运行中由于开挖地面或堆置弃土、弃石、弃渣等形成得不稳定边坡,都应实行护坡工程、ﻫ4、1。2 根据边坡得高度与坡度等不同条件,分别实行不同得护坡工程。主要有以下几种: ﻫ1 对边坡高度大于 4m、坡度大于 1、0:1。5 得,应实行削坡开级工程、ﻫ 2 对边坡小于 1.0:1。5 得土质或沙质坡面,可实行植物护坡工程。ﻫ 3 对堆置物或山体不稳定处形成得高陡边坡,或坡脚遭受水流淘刷得,应实行护坡工程。 ﻫ4 对条件较复杂得不稳定边坡,应实行综合护坡工程。 ﻫ5 对滑坡地段应实行滑坡治理工程。4、2 削坡开级4、2。1 土质坡面得削坡开级。主要有直线形、折线形、阶梯形、大平台形等4种形式、 1 直线形: ﻫ1)适用于高度小于2 0 m、结构紧密得均质土坡,或高度小于 12m 得非均质土坡。 2)从上到下,削成同一坡度,削坡后比原坡度减缓,达到该类土质得稳定坡度。 ﻫ3)对有松散夹层得土坡,其松散部分应实行加固措施。 ﻫ2 折线形: 1)适用于高 12m 一2 0m、结构比较松散得土坡,特别适用于上部结构较松散,下部结构较紧密得土坡。 2)重点就是削缓上部,削坡后保持上部较缓、下部较陡得折线形、 3)上下部得高度与坡比,根据土坡高度与土质情况,具体分析确定,以削坡后能保证稳定安全为原则。 ﻫ3 阶梯形: ﻫ1)适用于高1 2 m以上、结构较松散,或高 20m 以上、结构较紧密得均质土坡、 ﻫ2)每一阶小平台得宽度与两平台间得高差,根据当地土质与暴雨迳流情况,具体讨论确定。一般小平台宽1。5m~2。0 m,两台间高差6 m~1 2 m。干旱、半干旱地区,两台间高差大些;湿润、半湿润地区,两台间高差小些、 ﻫ3)开级后应保证土坡稳定。 ﻫ4 大平台形: ﻫ1)适用于高度大于3 0m,或在 8 度以上高烈度地震区得土坡。 2)大平台一般开在土坡中部,宽 4m 以上。平台具体位置与尺寸,需根据《地震区建筑技术法律规范》对土质边坡高度得限制,讨论确定。 ﻫ3)大平台尺寸基本确定后,需对边坡进行稳定性验算、4。2、2 石质坡面得削坡开级,应符合以下要求: ﻫ1 坡度要求。除坡面石质坚硬、不易风化得外,削坡后得坡比一般应缓于1:1。 2 石质坡面削坡,应留出齿槽,齿槽间距 3m~5 m,齿槽宽度 l m~2m。在齿槽上修筑排水明沟与渗沟,一般深 10 c m ~3 0C m,宽20cm~50c m、ﻫ4、2、3 坡脚防护: 1 削坡后因土质疏松可能产生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