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技术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讨论摘要: 阐述了垃圾渗滤液的现有处理方法,以及膜分离组合处理工艺、其他新型生物组合处理工艺的最新讨论进度,并针对膜技术处理的优缺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展望。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膜分离; 生物组合工艺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相应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也在急剧增加。据预算,到 2030 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量将超过 4 亿 t[1]。由于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当中压实、发酵等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了一种高浓度的有机或无机成分的液体—垃圾渗滤液,它具备: 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氨氮浓度、金属离子浓度含量高,色度高,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将会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大气和生物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目前,由于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 -2025) 的颁布,对垃圾渗滤液的排放标准更加严格,同时,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改善、优化处理技术是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新的讨论方向。1 垃圾渗滤液的传统处理工艺传统常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主要有: 生物处理技术、物化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循环回灌技术、土地处理技术、蒸发处理技术、矿化垃圾处理技术以及上述技术的各种组合形式等[2]。物化处理不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出水水质较稳定,尤其是对BOD5 /COD 比值较低(0.07 ~0.20) 难以生物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其处理成本较高,不适于大水量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生化处理技术相对成熟,且成本相对较低、效率高,消除了化学污泥等造成的二次污染,被广泛运用。土地处理投资低,易于管理,但受气候条件和地域限制[3]。循环回灌法简单经济,方便易行,综合利用性强; 合并处理费用低廉,但容易造成冲击负荷,只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附近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对渗滤液的处理工艺,多采纳生物处理- 物化法作为预处理或者后处理工艺,而土地法作为后处理工艺的系统或者作为单独的处理系统。但这些组合工艺在实际运转中也都存在着不足之处,为了尽可能地对渗滤液进行比较全面、有效地处理,在生物处理的基础上,必定需要对渗滤液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还必须增加部分后处理工艺。传统的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技术非常适合高浓度污水( 垃圾渗滤液) 的处理和管理。生物处理技术可作为预处理工艺,降低或消除COD、氨氮和重金属离子; 物化处理技术可作为“稳定的处理工艺” ( 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