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餐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2.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3.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4.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5. 食品贮存管理制度6.粗加工切配餐饮安全管理制度7. 烹调加工餐饮安全管理制度8. 面点加工餐饮安全管理制度9.凉菜加工餐饮安全管理制度10.裱花加工餐饮安全管理制度11.配餐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2. 食品留样管理制度13. 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管理制度14. 食品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15.食品安全检查管理制度16.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17. 餐厨废弃物管理制度18.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为法律规范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一、凡从事餐饮服务的工作人员(包括厨师、服务员、洗碗工、采购员、库管员、管理员等)均应遵守本管理制度。二、新参加或临时参加从事食品操作与服务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餐饮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食品的工作.四、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五、食品安全管理员要及时对在本单位餐饮从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组织从业人员每年定期到指定体检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六、食品安全管理员和部门经理要随时掌握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对其健康证明进行定期检查及晨检。为法律规范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一、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工作。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制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参加各种上岗前及在职培训。三、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应针对每个食品加工操作岗位分别进行,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法律规范、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各岗位加工操作规程等.四、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