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二 挖掘图表信息1.方法概述地理图表是地理试题的多种信息承载处,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应用是高考题目设计的最多见形式,是考查地理信息获取能力的关键能力。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浙江选考地理试题的突出特色。2.增分策略(1)挖掘图像信息提取图像信息解题,一般遵循“读图名→细辨图例→挖掘信息”的操作步骤。【典题试做 1】 牛肝地是发育在以红层软岩(红层软岩是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碎屑沉积岩,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为主的区域,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土壤一般由矿物质、有机质含量、水分和空气四部分组成。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完成(1)~(3)题。(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 B.江南丘陵C.青藏高原 D.河西走廊(2)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异 B.地表形态变化C.土壤肥力变化 D.过度的农业活动(3)在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A.土壤厚度增大 B.土壤水分含量增大C.土壤肥力提高 D.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方法指津】 解答本题时先读图名,图名能概要地说明图示的主要内容,该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再细辨图例,找出图中表示生物量、多样性指数、有机质含量、含水率等相关图例;最后挖掘信息,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是图像分析的关键,找出图中的植物群落、生物量、多样性指数、有机质含量、含水率的变化趋势。根据相关地理信息进行分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植物群落常绿阔叶林可以确定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四个选项中只有江南丘陵位于亚热带地区。选 B。第(2)题,图中该地生物量减少,多样性指数下降,最可能是因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了植被,造成了水土流失,故导致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是过度的农业活动。选 D。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各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多样性指数、有机质含量、含水率均呈减少趋势,说明土壤中水分含量下降,土壤厚度、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由有机质、矿物质、水分和空气组成,土壤中有机质和水分含量减少,矿物质比重相应增加。选 D。答案 (1)B (2)D (3)D(2)挖掘表格资料读表格资料时,要仅仅抓住表格中的“极大值”“极小值”“异常值”等这些数据。解读表格资料应注意的三个方面:①抓主要线索,综合分析、认识地理规律;②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