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一化学 专题1 第一单元 卢瑟福原子模型素材 苏教版

高一化学 专题1 第一单元 卢瑟福原子模型素材 苏教版_第1页
1/3
高一化学 专题1 第一单元 卢瑟福原子模型素材 苏教版_第2页
2/3
高一化学 专题1 第一单元 卢瑟福原子模型素材 苏教版_第3页
3/3
卢瑟福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有核原子模型”、“原子太阳系模型”、“原子行星模型”。关于原子结构的一种模型。1911 年由卢瑟福提出。认为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直径很小的核心区域,叫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作轨道运动。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1895 年来到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跟随汤姆逊学习,成为汤姆逊第一位来自海外的研究生。卢瑟福好学勤奋,在汤姆逊的指导下,卢瑟福在做他的第一个实验——放射性吸收实验时发现了 α 射线。 卢瑟福设计的巧妙的实验,他把铀、镭等放射性元素放在一个铅制的容器里,在铅容器上只留一个小孔。由于铅能挡住放射线,所以只有一小部分射线从小孔中射出来,成一束很窄的放射线。卢瑟福在放射线束附近放了一块很强的磁铁,结果发现有一种射线不受磁铁的影响,保持直线行进。第二种射线受磁铁的影响,偏向一边,但偏转得不厉害。第三种射线偏转得很厉害。 卢瑟福在放射线的前进方向放不同厚度的材料,观察射线被吸收的情况。第一种射线不受磁场的影响,说明它是不带电的,而且有很强的穿透力,一般的材料如纸、木片之类的东西都挡不住射线的前进,只有比较厚的铅板才可以把它完全挡住,称为 γ 射线。第二种射线会受到磁场的影响而偏向一边,从磁场的方向可判断出这种射线是带正电的,这种射线的穿透力很弱,只要用一张纸就可以完全挡住它。这就是卢瑟福发现的 α 射线。第三种射线由偏转方向断定是带负电的,性质同快速运动的电子一样,称为 β 射线。卢瑟福对他自己发现的 α 射线特别感兴趣。他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后指出,α 射线是带正电的粒子流,这些粒子是氦原子的离子,即少掉两个电子的氦原子。 “计数管”是来自德国的学生汉斯·盖革(Hans Geiger,1882-1945))发明的,可用来测量肉眼看不见的带电微粒。当带电微粒穿过计数管时,计数管就发出一个电讯号,将这个电讯号连到报警器上,仪器就会发出“咔嚓”一响,指示灯也会亮一下。看不见摸不着的射线就可以用非常简单的仪器记录测量了。人们把这个仪器称为盖革计数管。藉助于盖革计数管,卢瑟福所领导的曼彻斯特实验室对 α 粒子性质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910 年马斯登(E.Marsden,1889-1970)来到曼彻斯特大学,卢瑟福让他用 α 粒子去轰击金箔,做练习实验,利用荧光屏记录那些穿过金箔的 α 粒子。按照汤姆逊的葡萄干蛋糕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一化学 专题1 第一单元 卢瑟福原子模型素材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