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引入】数据的导入和导出二、【本节所属项目任务及子任务】项目任务名称:数据库的综合管理子任务名称:任务 9-2 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三、【主要教学过程】布置任务 →简单介绍 → 学生独立实验 → 老师讲解 → 评价总结四、【本节重点(学习目标)】知识点:数据库的备份类型数据备份设备的类型备份机制制定时应该考虑的方面数据库恢复方法的分类恢复应该考虑的问题技能点:创建备份设备完全备份数据库差异备份数据库实施备份计划恢复数据库 五、【讲授新课】1、授课注意事项今日的课程主要是有关数据库备份与恢复。这部分内容本身的操作并不复杂,但是假如想应用得当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所以在课程进行中要不断提醒学生多练习的重要性。2、 内容导入数据库既然是保存数据的工具,那么我们就需要利用一些方法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就如同现实中的仓库也需要有安全管理措施,有保管员一样。此外,若果想更灵活的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掌握数据库与外界的交互方法。数据库的备份不仅需要知识的掌握,还有经验的积累。所以本次课程除了介绍知识点外,还要注意培育学生总结的能力,也就是自己积累经验的能力。3、 具体内容本节任务:任务较多,具体见相应工单本节内容:一、布置任务 根据任务工单及老师描述接受任务。 制订备份方案如下:立即完成一次完整备份,然后制订度每晚 8 点进行一次完整备份,并删除上次备份的计划。最后制定每天中午 11 点 30 分进行一次差异备份的计划。 二、知识准备1、数据库故障类型 (1)事务故障(2)系统故障(3)介质故障 (4)计算机病毒(5)用户操作错误2、数据库备份的类型 (1)完整备份 (2)差异备份(3)事务日志备份(4)文件和文件组备份 3、设计备份策略在备份数据库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数据库备份的时间。数据库备份的时间间隔。数据库备份的方式。数据库备份的地方。4、备份设备 (1)磁盘备份设备 (2)磁带备份设备5、还原的方式 (1)完整备份的还原(2)差异备份的还原(3)事务日志备份的还原(4)文件和文件组备份的还原6、还原模式与设置 (1)简单还原模式(2)完整还原模式(3)大容量日志还原模式三、任务实现具体操作步骤见课件或是教材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对数据库完成备份与恢复,并根据结果总结经验,调整方案,从新实施。六、【课堂小结】数据库的常规使用,方法很简单,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