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的大肠杆菌性腹泻仔猪断奶仍然是养猪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大肠杆菌是引起仔猪腹泻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由于免疫母猪不能有效防治仔猪断奶腹泻,因此有必要寻找并使用其它控制措施。关于仔猪断奶腹泻等大肠杆菌性腹泻,有关先进的防治策略国内讨论很少,亟待加强。1 周龄内哺乳仔猪的严重水样腹泻、脱水甚至死亡与感染大肠杆菌有关。由腹泻导致仔猪发病率、死亡率提高,生长速度减缓以及医药费用增加都会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商业疫苗免疫母猪能有效控制新生仔猪腹泻,而对断奶后仔猪腹泻却难以奏效。(大肠杆菌)对广泛使用的抗生素产生的多重耐药性及断奶后综合症发生率提高且更为严重,使得寻求大肠杆菌性腹泻(PWD)防治的其他方法(如免疫仔猪、口服特异性抗体或噬菌体/细菌病毒疗法)显得尤为必要。此外,还需要适当调整饲料以更好地控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一、腹泻产生的机理及症状大肠杆菌通过菌毛/粘附素(细菌表面头发样结构)粘附/定居肠上皮细胞,并产生肠毒素,后者使水和电解液大量流入肠内,从而引起特征性的临床症状。粘附素和肠毒素的某几种组合(致病型别,virotype)更多地与新生仔猪腹泻相关,而这些毒力因子的组合可因地区不同而异。防治大肠杆菌引起仔猪腹泻的商业疫苗大多直接针对 F4(K88)和其它菌毛粘附素。用该类疫苗免疫妊娠后期母猪就会在母猪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后者可由仔猪吸吮初乳进入仔猪体内,从而有效阻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肠内定居,使仔猪避开发生 1 周龄内易感的严重疾病。断奶仔猪肠内大肠杆菌感染可表现为腹泻,一般发生在断奶后 1 周。症状不像出生时那么明显,但常减慢仔猪增重速度。其他因素如断奶应激、断乳引起的母源抗体的不足以及食物的改变等都会加重病情。引起仔猪断奶腹泻的大肠杆菌可携带 F4(K88)粘附素或 F18 粘附素,或在某些情况下不携带任何已知的粘附素,未见 F18 粘附素存在于新生仔猪腹泻相关性大肠杆菌中。二、发病率升高近来,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腹泻在世界范围更加频繁地爆发。该病多发生在仔猪断奶后 1~3 周内,但也可见于生长猪舍的猪只。动物可表现为突然死亡或严重腹泻,通常与 F4+大肠杆菌有关。大多数腹泻爆发于早期断奶猪群,尽管传统猪群受到的影响也日益增加。这些大肠杆菌分离株一般会对包括阿普拉霉素(Apramycin)和新霉素在内的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导致这种大肠杆菌性腹泻爆发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但某些抗生素使用后导致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