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三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学考报告】知识条目加试要求① 氯化钴溶液的变色原理② 浓度、温度变化对氯化钴溶液平衡体系的影响③ 不同条件下(酸、碱性)乙酸乙酯水解的速率和程度bbb一、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的状态。2.特征3.本质: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二、化学平衡移动1.概念:改变条件时,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被破坏,新平衡建立的过程。2.实质:外界条件改变,使旧化学平衡中正、逆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使 v(正)不等于v(逆)。3.移动方向4.外界条件影响化学平衡规律(1)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会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压强:反应前后气态物质总物质的量发生变化的反应,在恒温下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会使平衡向气态物质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3)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4)催化剂:加催化剂只能改变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并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三、氯化钴溶液的变色原理在氯化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二氯化钴的水合物在加热时会逐步失水,并呈现不同的颜色。四、乙酸乙酯水解条件的比较1.影响因素:H + 或 OH - 对酯的水解都有催化作用。乙酸乙酯的水解方程式为:。2.水解条件的比较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无色乙酸乙酯层体积几乎未变乙酸乙酯水解很慢无色的乙酸乙酯层几乎消失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大无色乙酸乙酯层体积变小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能水解,程度小点拨一、分析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建立的实质是 v(正)=v(逆),因此只要是外界条件改变导致 v(正)≠v(逆),化学平衡都会发生移动。即改变条件使 v(正)>v(逆)时,化学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改变条件使 v(正)<v(逆)时,化学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改变条件仍使 v(正)=v(逆)时,化学平衡不移动,但反应速率有改变。因此,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的一般思路是:应用上述方法分析时还应注意:(1)不要把平衡的移动与反应速率的变化混同起来。如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不是v(正)增大、v(逆)减小。(2)不要把平衡的移动与物质浓度的变化混同起来。如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的浓度不一定都减小。(3)不要把平衡的移动与反应物的转化率混同起来。如改变温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都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