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自然灾害救援与救助的含义,掌握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2. 识记灾前准备阶段的两个核心问题和中国的十个国家级救灾物质储备基地。3. 了解灾中应急的含义及其包括的内容。4. 了解灾后恢复的目标以及救灾方针和救灾形式。【重点难点】1.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的主要任务及措施。2. 根据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在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知识链接】一、灾前准备1.准备内容2.我国的救灾物资储备(1)救灾物资分类:生活类物品、③________物品、医用物品、④__________类物品。(2)国家级储备基地:天津、⑤________、沈阳、合肥、⑥________、武汉、长沙、⑦______、成都、⑧______。二、灾中应急1.概念:在灾害发生和灾情形成过程中立即采取的⑨____________。2.目的:尽可能地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并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⑩____________。3.主要内容(1)交通通行能力直接关系到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的⑪____________,所以在受灾时要实行交通管制、清理路障,以保证⑫________与灾区的交通畅通。(2)救灾应急预案是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紧急⑬____________,目的是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三、灾后恢复1.目的2.核心措施(1)修复、重建(2)恢复⑱________________。3.救援形式:包括政府救济、⑲__________、国际救济等。4.我国防灾救灾体系【学习过程】一、灾前准备【拓展延伸】 灾前准备涉及三大问题:①储备什么,储备多少,由各地的主要灾种及灾情大小决定;②储备到哪里,这主要由集中地区及储备地的交通状况决定;③谁去救,一般由各地政府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来承担主要救灾任务,近年来有了专业救援队。【方法突破】判断一个国家的灾前准备是否到位的依据灾前准备是否到位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储备基地的选择是否符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全国主要的灾区;二是救灾物资数量是否充足,种类是否因不同的灾种、时间而不同;三是救灾人员是否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区进行抢灾、救灾。二、灾中应急1.灾中应急的概念和目的(1)概念:指在灾害发生和灾情形成过程中立即采取的行动和对策。(2)目的:尽可能地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2.灾中应急的措施【拓展延伸】 生命线工程主要是指维持城市生存功能系统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工程,主要包括供水、排水系统的工程;电、燃气及石油管线等能源供给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