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备课 王桂勇 审核 高三地理组 时间 2012-10-18高考考纲 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目标定位] 1.识记:城市主要功能区及其特点。2.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3.应用: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分布。自主复习(10 分钟)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 2.功能分区(1)形成: (2)特点:无明确的_______ _,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3)类型a.住宅区:特点: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占据城市空间的⑨____________(比重)。分化:⑩________住宅区与⑪________住宅区。b.商业区:位置:市中心、⑫__________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形状:点状、条状;中心商务区(CBD):商业活动中心与服务中心。c.工业区:工业活动的特点:⑬________程度高、协作性强;位置: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 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⑭________模式。3.形成因素(1)经济因素a.表现: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城市里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决定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⑮________的高低。b.影响地租的因素:主要有⑯______________和⑰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c.不同功能区的付租能力(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 。(2)________不同: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3)________高低。(4)种族或宗教团体(西方城市)。(5)历史原因。问题思考(5 分钟)1. 上海外滩的繁华景象令人赞叹,这主要得益于它作为什么功能区而存在?这种功能区的分布有何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北京的市中心是天安门广场,这里交通便捷,为什么没有高层建筑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互动探究(5 分钟)探究点一 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09 年 9 月 4 日,《福布斯》评出的世界十大“未来世界之都”出炉,北京、上海入选,选择北京、上海的理由是:北京:2008 年主办北京奥运,是中国文化和政治心脏地带,著名历史名胜包括天安门广场、紫禁城等,同时拥有众多国际知名的前卫建筑。《福布斯》特别提及位于北京的清华大学,称它是中国版的麻省理工学院。上海:25 年前走在上海外滩,车辆稀疏,现代化大厦尚未筑起。今天上海作为中国最大城市,人口逾 2 00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