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引发的自然灾害。结合实例,掌握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防治方法和措施。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能更好地防治自然灾害。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自主学习】1.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减轻作用:科学防治可以抑制或减轻自然灾害。(2)加剧作用: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以及战争等,会加剧自然灾害。2.人为原因引发的自然灾害(1)不合理的开山筑路、修渠建库、乱砍滥伐引发泥石流。(2)大型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3)通过河流及人工排污渠道向沿海海域输入过多的营养物质形成“赤潮”。(4)城市化的发展使城市易发生暴雨灾害。(5)化石燃料消耗的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6)人类对地表植被的长期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从而诱发地质灾害,加大旱涝灾害的频率,导致土地荒漠化急剧发展。(7)过量开采水资源造成地面沉降、地表塌陷、海水入侵等灾害。(8)人为产生的环境污染,导致了酸雨和赤潮等灾害。(9)战争中的人为致灾行为。3.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防治(1)利用火箭或飞机将化学药剂等撒入云中,促使云中冰晶变成冷却水滴,破坏冰雹的形成条件。(2)用炮弹轰击云层,驱散形成冰雹的强积雨云,防止冰雹的产生。(3)利用温室、风障等设施和灌水、烟熏、覆盖等办法减轻和防止霜冻。(4)综合运用蓄洪、泄洪、滞洪和分洪等手段,防治洪水灾害。(5)修建桥梁、涵洞、护坡和堤坝等工程设施,防治泥石流。(6)采取培育优良树种、保护有益生物、合理使用农药、严格农业检疫等措施,预防和减轻农林病虫害。【合作探究】1.读教材 P24“探索”,探究下列问题。(1)试举几个你身边的例子,说明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2)人类活动一定会导致自然灾害加剧吗?提示:(1)人类活动自然灾害破坏地表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从而诱发地质灾害;加大旱涝灾害的频率;随着植被的大量破坏,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也导致土地荒漠化急剧发展过量开采水资源使地表水域面积萎缩、地下水位下降,进而造成地面沉降、地表塌陷、海水入侵等灾害人为产生的环境污染导致了酸雨和赤潮等灾害,在酸雨侵蚀下,湖泊水体变质,一些湖泊甚至成为“死湖”战争中的人为致灾行为如 1938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为阻挡日本侵略军进攻,先后在中牟县赵口和郑州花园口炸毁黄河大堤,导致黄河溃决,河水泛滥(2)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有两方面。不合理的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 ,而合理的人类活动能抑制或减轻自然灾害,如我国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