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自我校对]① 上升趋势 ②北美洲 ③地震、滑坡 ④南部非洲 ⑤洪水、地震 ⑥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⑦ 地震 ⑧水土流失 地质灾害1.(2015·海南高考)阿布巴利克是阿富汗东北山区的一个贫穷村落,居民大多住在土坯房中,2014 年 5 月 2 日的一场暴雨触发了山体滑坡,摧毁了山下的村庄。1 小时后滑坡再次发生,掩埋了自发前来救援的村民。此次灾害共造成 2700 多人死亡。下图为灾害发生后的实景照片。分析阿布巴利克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解析】 滑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可以从滑坡产生原因如地形、碎屑物质、降水等;滑坡发生区域的人口和聚落分布、房屋抗灾能力,村民救灾常识和区域救援能力等方面回答。【答案】 地形坡度大,松散物质多,又遭强降水,导致滑坡强度(面积、体积)大;村庄人口多,位于不稳定山体下方,位置不当;土坯房屋不坚固、抗灾能力差,村民缺乏救灾常识;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专业救援人员和设备缺乏,救援能力差。2.(2014·全国卷Ⅰ)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 年 4 月 20 日,这里发生了 7.0 级强烈地震,2013 年 4 月 21 日夜至 24 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解析】 通过文字材料和图示信息,可以从区域的天气条件、地质条件及地形特点三个角度来分析。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故地形崎岖,岩石破碎;地震的发生会加剧和诱发次生灾害;材料显示该地区地震后出现多次降雨,会引发地质灾害。【答案】 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导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气象灾害3.(2016·全国丙卷)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 5 区。下图示意河南省各水文气象区1450~1979 年水旱灾害年数。图 11概括河南省 1450~1979 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解析】 河南省该时段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可结合图示从南、北部的差异上回答,原因主要从南、北方气候的差异上分析。【答案】 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少。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