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剖析自然灾害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掌握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探究自然灾害的规律,学会全面地分析某一具体地点的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的本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自主学习】1.自然灾害的特点(1)最基本的特点:对人类具有危害性。(2)基本属性:突变和渐变双重性;联系和分异双重性;自然和社会双重性;难免和可防双重性。2.自然灾害的规律(1)空间分布的规律性① 表现: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主导性灾害、不同的灾害组合和不同的灾害后果。② 控制因素:由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所控制。③ 举例a.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b.平原地区:洪涝、干旱、地面沉降、土地盐碱化等。c.人烟稀少地区的灾害损失小,而人口、经济密集地区的灾害损失大。(2)时间分布的规律性① 表现:周期性和阶段性。② 举例:旱涝灾害发生频率与太阳黑子变化相关,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地震发生频率的变化存在活跃期和相对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现象,表现出阶段性。(3)成因机制的规律性① 突出表现是“灾害链”现象。② 举例:台风带来的次生灾害有暴雨、巨浪、风暴潮、大风灾害。【合作探究】读教材图 1-2-2“台风灾害链”,完成下列问题。根据图中所示,分析台风会引发哪些灾害?提示:台风会引发暴雨、大风、巨浪、风暴潮,这些灾害又会引发其他的灾害,形成灾害链。【核心归纳】1.自然灾害的特点——以黄土高原为例(1)突变和渐变双重性水土流失年复一年从长时间尺度表现为渐变的特点,但在年内主要集中在降水较多的6~9 月份,而且在此期间往往几场暴雨就能造成大的水土流失。(2)联系和分异双重性黄土高原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滑坡、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但提到黄土高原最典型的灾害便是水土流失。(3)自然和社会双重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其土壤特性、降水密不可分,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发生强度。(4)难免和可防双重性由于黄土高原地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特点决定了水土流失的难免性,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从这一方面来讲,水土流失又是可防的。2.自然灾害发生发展的主要规律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有规律可循,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规律表现举例空间分布的规律性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主导性灾害、不同的灾害组合和不同的灾害后果崩塌、泥石流、水土流失、滑坡主要分布在山区,洪涝、干旱、地面沉降、土地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