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教材 P60 活动思考材料一主要是物理污染;材料二主要是生物污染;材料三主要是化学污染。教材 P61~62 活动探究1.水体富营养化。2.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如食品、化肥生产工业等)以及农田排水。工业废水控制,加强对废水的脱氮,除磷处理及排污总量控制;农业管理,强化肥料储存管理,改进施肥方式,减少化肥施用量,推广农家肥,建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控制,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3.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教材 P63 活动实践对于小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是污水处理与发展副业相结合,将生活用水用来发展农村副业服务,如把生活废水用于养猪、养鸡等;二是把污水处理与发展能源相结合,把农村的人、畜粪便以及污染水体的有机物用于发展农村沼气,既解决了污染,又发展了能源;三是把污水处理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如把人、畜粪便作为农作物的有机肥,把富含氨、磷、钾等的污水收集在一起,经过沉淀等过程,变成肥沃的土壤,用于农业生产;四是大力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教材 P64 活动探究家庭煤烟属于人为污染源,具有间歇性,间隔时间短的特点。工业废气属于人为污染源,工业生产排放废气具有持续性,一般每时每刻都在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火山爆发属于天然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具有偶发性,爆发时间不确定,间隔时间一般很长。教材 P66 活动探究1.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放出的长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并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效应。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2.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1)使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2)影响农业: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提高作物产量;但是温度升高伴随着干旱加重,供水不足,使作物减产。(3)影响水循环: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加剧自然灾害。(4)改变原有生态系统,使动物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材 P67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