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案 湘教版选修6-湘教版高二选修6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案 湘教版选修6-湘教版高二选修6地理学案_第1页
1/14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案 湘教版选修6-湘教版高二选修6地理学案_第2页
2/14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案 湘教版选修6-湘教版高二选修6地理学案_第3页
3/14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学考要求 1.分析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2.评价人类保护和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成功经验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植树造林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2.防护林带包括水源涵养带、水土保护带、防风固沙带等,它以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为目的。3.“罗斯福工程”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营造防风林;扩大农田免耕、休耕和粮草轮作措施;易旱农田退耕还草改为牧场,有效治理“黑风暴”。4.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有:营造防风林、梯田、轮作;带状耕种和等高线犁地;保护性犁地。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1.植树造林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原因(1)植树造林① 从生态的角度看,植树造林是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途径。② 建造的防护林带有水源涵养林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三种。③ 建造防护林带的目的是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2)防护带类型与意义2.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 [拓展延伸]土地退化的防治(以土壤侵蚀为例) 土壤侵蚀主要原因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防治的原则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强调将防治工作与消除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防治措施生物措施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栽树种草的科学管理工程措施水利工程有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有修梯田、淤地坝等农牧业措施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红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植被覆盖率在 30%以下。材料二 “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 (1)完成“红色荒漠”结构示意图。上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主要发生在________丘陵地区,它的形成造成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北方的荒漠化主要发生在________地区。简要说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的不同的措施。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学案 湘教版选修6-湘教版高二选修6地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