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废弃物发电现状及其可持续进展 宋青松( 安徽科技学院 城建与环境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摘要:农林废弃物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农林废弃物发电,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因其资源的可再生性、污染小、资源丰富等特点逐渐在国内兴起。现就国内农林废弃物发电的现状、国家政策及农林废弃物利用的障碍性因素进行简单的阐述分析,进一步对农林废弃物发电可持续进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关键词:农林废弃物;发电;可持续进展 农林废弃物分为两类:农作物秸秆和森林废弃物。秸秆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他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剩余的部分;森林废弃物主要指非成型树材,树枝、树根等。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钙、镁、硫等多种养分,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农业产生的秸秆量相当惊人。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统计,世界上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每年产生的秸秆多达 17 亿 t,其中大部分没有得到利用。 1 农林废弃物发电现状 农林废弃物由于自身蓬松、范围广,燃烧值较低等多方面原因,对农林废弃物的利用一直处于较原始的利用状态。随着近几年经济的进展以及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农林废弃物的再利用出现了一些较新的利用方式[1]。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利用方式:1.1 以秆代煤 就是直接燃烧以利用其能源,是一种落后的能源利用方式,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差。1.2 秸秆还田 此利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抛洒在田间;另一种是将农作物秸秆通过水的沤制,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1.3 就地焚烧 将农林废弃物就地焚烧以加快收种和清除残余物的速度。针对大量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有关部门从 1998 年以来加强了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力度。1999年初,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焚烧秸秆,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农业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国家民航总局联合制定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2]。同年,农业部选择 10 个焚烧秸秆造成严重影响的大城市郊区和 4 条高速公路沿线,作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的重点区域,集中投入,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2000 年又将范围扩大为 15 个城市郊区和 8 条国道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