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工作经验总结:教科研—我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夏天,我带着一百个不情愿由 中学调入现在的小学参加一项国家级课题实验:全国小学合作互动英语,从此我走进了小学英语的课堂,走上了教科研之路。回想这十余年的小学英语教学生涯,由最初的懵懂、困惑到现在的游刃有余,教科研无疑是我成长的助推器。在这十余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勤于学习,逐渐摸索出了小学英语教学的模式与方法,课逐渐上得得心应手,教学成绩在历次统考中都名列前茅,一些论文也在区市省级获奖、或在有关刊物发表。而让我最自豪的是:我所教的学生都对英语非常感兴趣,进入中学后都是班里的佼佼者。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教科研,它让我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工作中逐渐成长起来。一、初识教科研-雾里看花刚开始进入小学,一切都不适应。对于教科研更像雾里看花,似是而非,不明就里。2000 夏天我参加完在济南市进行的“全国小学合作互动英语”课题开题会议,便认为自己领悟到了小学英语教法的精髓:小学英语就是领着学生玩。于是我照猫画虎,开始在自己的英语课上让学生活动、游戏,课堂一时变得很喧闹,学生倒是欢声笑语,可是教学效率却不高。年底去省里开课题小结会议,才明白自己的目标意识不强,未明确手段为目标服务的意识。自此,我开始仔细讨论课堂,既让学生达成目标,又让学生学的兴奋,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用,课堂教学效率逐步提高。二、走进教科研,走上自主讨论小学英语课堂轻松活泼,老师稍不注意,课堂纪律就会涣散,老师常常要边上课,边组织课堂,教学效率受到影响。另外我所实施的合作互动讨论,也感觉犹如走入了死胡同,学生的合作互动能力停步不前,常常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我开始苦恼:我的讨论之路将走向何方?迷茫之际,2025 年夏天,全区开始开设小学英语,全国的课改工作也全面铺开。我也犹如大海中航行的孤舟,有了远航的伙伴和目标,不再孤独。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根据以上教学问题,我开始了自主讨论。(一)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主进展由于我校所处的环境和地位,一直以来,如何提高大班额英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益也是困扰我们英语老师的一个难题。在班额大的情况下,老师往往很难自始至终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尤其在低年级。长此以往,容易使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掉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个学生上课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我改革了常态课的评价体系,设计了课堂活动表现表、学生自评表、小组评价表来评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