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9 圆周运动模型(4)模型演练11.“六十甲子”是古人发明用来计时的方法,也是一种表示自然界五行之气循环流转的直观表示法。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用空心透明粗糙塑料管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竖直“60”造型。两个“O”字型圆的半径均为 R。让一质量为 m、直径略小于管径的小球从入口 A 处无初速度放入,B、C、D 是轨道上的三点,E 为出口,其高度低于入口 A。已知 BC 是“O”字型的一条竖直方向的直径,D 点是左侧“O”字型上的一点,与圆心等高,A 比 C 高 R,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一切阻力,则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A.如果是光滑小球,在 D 点处,塑料管的左侧对小球的压力为 4mgB.如果是光滑小球,小球一定能从 E 点射出C.如果是不光滑小球,且能到达 C 点,此处塑料管对小球的作用力小于 mgD.如果是不光滑小球,小球不可能停在 B 点【答案】AB支持力恰好等于小球的重力,C 错误;若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损失较快,小球不能上升到 C 点时,则小球在 B 点两侧经过多次往复运动,将相对于 B 的机械能全部克服摩擦力做功消耗完时,将停于 B 点,D 错误。12.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玩具轨道,其中“2008”,四个等高数字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所有数字均由圆或半圆组成,圆半径比细管的内径大得多),底端与水平地面相切。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以 v=5m/s 的水平初速度由 a 点弹出,从 b 点进入轨道,依次经过“8002 ”后从 p 点水平抛出。小物体与地面 ab 段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3 ,不计其它机械能损失。已知 ab 段长 L=1 . 5m,数字“0”的半径 R=0.2m,小物体质量 m=0 .0lkg ,g=10m/s2 。求:( l )小物体从 p 点抛出后的水平射程。( 2 )小物体经过数字“0”的最高点时管道对小物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1)0.8m(2)0.3N ,方向竖直向下【解析】( l )设小物体运动到 p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对小物体由 a 运动到 p 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μmgL-2Rmg=12mv2-12mv02 ①小物体自 p 点做平抛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水平射程为:s 则2R=12gt2 ② s=vt ③ 联立①②③式,代人数据解得s=0.8m ④ F=0.3N ⑥ 方向竖直向下(III)半球面模型如图 5 所示,小球从光滑半球面顶端 E 开始运动.a 小球只在重力和球面弹力作用下运动时,不可能沿球面从顶端运动底端.b 小球从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离开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