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实践课○中文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面对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开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总学时48 (理论:40 上机:8)学 分3先修课程数据结构后续课程WEB 应用开发二、课程介绍《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是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软件设计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数据库基础原理的基础上,掌握数据库系统软件 SQL Server 2025 的使用,能够设计与实现小型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三、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下列内容:理论和知识方面:教学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大纲为依据,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关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模型 、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和数据法律规范化理论等理论知识。能力和技能方面:通过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关系型数据库标准语言 SQL、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及数据库软件 SQL Server 2025 的使用。四、教学内容和要求第 1 章 数据库概述 (4 学时)1.1 概述1.2 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系统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1.3 数据管理技术的进展。了解数据库系统进展的主要阶段及相关特点。1.4 数据独立性理解数据独立性的概念。1.5 数据库统的组成。掌握数据库系统三级数据模式结构、功能结构。本章重点与难点重点:数据库系统的相关概念;三级数据模式结构。难点:三级数据模式结构之间的联系。第 2 章 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 (8 学时)2.1 信息的描述形式。了解信息的三种世界及描述方式。2.2 概念层数据模型。理解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掌握实体联系的组成。2.3 组织层数据模型。了解组织层数据模型的分类;理解关系数据模型的主要特点。2.5 数据库结构。理解模式的基本概念;掌握三级模式结构的内容。本章重点与难点重点:概念模型涉及的基本概念;实体联系的类型;三层模式结构。难点: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模式映像与数据独立性的理解第 3 章 关系数据库 (8 学时)3.1 关系数据模型。掌握关系模型三要素的基本概念。3.2 关系模型的基本术语与形式化定义。理解基本术语的概念;理解关系形式化定义的基本内容;掌握关系的基本特点。3.3 完整性约束。理解完整性约束的基本概念;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