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的几种有效防雷接地技术措施智能建筑的几种有效防雷接地技术措施 【摘 要】近年来我国每年因雷击破坏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事件时有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因此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一些城市和地方的立法,如从 2025 年 9 月 1日开始执行的《北京市防备雷电灾害若干规定》,使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做好建筑物防雷及接地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关键词】智能建筑防雷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众所周知,短柱的延性很差,尤其是超短柱几乎没有延性,在建筑遭受本地区设防烈度或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很容易发生剪切破坏而造成结构破坏甚至倒塌,无法满足“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准则。为了避开短柱脆性破坏问题在高层建筑中发生,首先要正确判定短柱,然后对短柱实行一些构造措施或处理,提高短柱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二. 防雷接地要求。 智能化接地系统建议采纳联合接地,由于采纳专用接地系统时必须与防雷接地分开,两者在地下的接地极和引出的线路均要求相距 15 米以上,以免雷击时通过接地系统对弱电设备产生危险的影响和干扰。这在现代化的建筑密集型城市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要将各类接地线分开,会造成地线过多过长,易于接收干扰,现代的弱电设备大都具有高数据率,因此其信号频率较高,通过电容耦合,即使分开而彼此间隔相近时,同样会造成回路间的干扰。由于这些原因,最好采纳环式接地系统,即将电子设备的机壳连接到一个同一的弱电接地环,弱电接地环再与防雷接地环多点连接,进行联合接地;为了防止雷电反击,所以与防雷接地网进行多点连接,为了减少干扰,尽可能消除各接地点间的电位差。 另外,计算机机房或智能化设备间的接地,按其不同的作用分为直流工作接地、沟通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智能化工程综合布线接地要与设备间、配线间放置的应用设备接地系统一并考虑,符合应用设备要求的接地系统也一定满足综合布线接地的要求。在接地装置中,用接地电阻来表示与大地结合好坏的指标。各种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必须参照国家标准 GB/T2887-2000《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中的规定。接地就以接地电流易于流动为目标,因此接地电阻越低电流越容易流动。智能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接地希望尽量减少成为干扰原因的电位变动,所以接地电阻越低越好。 三.外部防雷措施。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法律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外部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