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公路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要点概述公路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构造复杂,同时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又各种各样,往往让我国的工程建设困难重重。道路工程建设中常常会遇到诸如软土路基等情况,自然又加重了施工的难度。本文结合软土路基的概念和特性,简要探讨了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和技术要点,以期能为所需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软土路基;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在道路建设中,我们不可避开地会碰到诸如软土路基等工程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无法满足路基最基本的稳定、承载力以及变形要求。为此,需要通过人工的方法进行路基性质的改良,以此来更好地满足路基对于稳定、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对于路基的处理,则最为主要的方式是通过工程技术提升路基土抗剪强度,以便于更好地改善路基土的渗透性、压缩性和动力性。避开路基土受到剪切的破坏,防止路基土液化,减轻振动,消除土的不利特性。 一、软土路基概念和特性 对于软土而言,广义上指的是压缩性高、强度较低的软土层,以孔隙比和有机含量为主。综合软土的技术指标,大致上可以分为软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泥炭质土以及泥炭。通常把淤泥质土、淤泥、软粘性土等总称粘土。而对于一些有机含量高的泥炭质土、泥炭等总称为泥沼。各地不同原因形成的软土,都具有近于相同的共同特点,主要有: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含水量在 34%-72% 之间,孔隙比在 1.0-1.9 之间,液限一般为 35% -60%,塑性指数 13-30,天然重度 15kn / m3-19kn / m3;透水性差。一般情况下软土的渗透系为 10-8-10-7cm / s;压缩高。压缩系数为 0.005-0.02,属于高压缩土;抗剪强度低。其粘聚力在 10kp 左右,内摩擦角在 0-5°之间;具有触变性。一旦受到扰动,土的强度明显下降。流变性显著,其长期抗剪强度只有一般抗剪度的 0.4 -0.8 倍。 二、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及技术要点 最近 10 多年来,所积累的大量的工程实践有效地推动着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的进展,路基处理越来越呈现一种多样化的方式,路基处理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涌现。我们可以根据路基所选择的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将其分为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大类,具体的有: 1、物理处理 1.1.1 置换法 在一定范围内挖出路基中的不良土,将其换填为好土并进行分层夯实,以此来进行路基持力层的路基处理。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浅层处理路基方法,可以在各种浅层软土路基进行使用;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