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训练思路素材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训练思路素材_第1页
1/14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训练思路素材_第2页
2/14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训练思路素材_第3页
3/14
诗歌鉴赏训练思路——绝句 (2010-11-9 22:49:00)党红英缘起: 见过太多的课堂,自己也教授过很多遍,但太多的教师,也包括我自己,在诗歌鉴赏的备考训练上,基本上是从鉴赏方法入手:由小到大,有局部到整体,练字、意象、句子赏析、全篇情感基调、表达技巧,一路讲下来,似乎讲的真的极有章法,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在应试时表现出的结果与训练耗时并不成正比收获。究其原因,学生最大的障碍是不能读懂诗歌,不知道怎样才能读懂诗歌,所以在不懂的基础上的赏析就成了瞎子弹琴。当然针对此,有新的教师开始变换思路,在教学中从题目、从作者、从时代、从注释、从景物特征等方面教给学生读懂诗歌的方法,但结果仍是很难差强人意。学生反映,有时一首诗放在那里,教师讲授的任何一个方法几乎都不能破解诗意,或者是学生不能完全想起想全教师教授的方法,有时即便想起想全了,由于时间关系学生也不能一一试来,于是读懂诗变成了赏析的老大难的问题。 由此,我想不妨从各种诗体本身的特点入手,讲清各种诗体的结构章法特点,让学生掌握这类诗体的成诗特点,然后再辅以常规的方法技巧训练,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于是在我那读高二的儿子身上小试了一把,成效显著;于是在我那读高三的文学素养较差的朋友的儿子身上小试一把,收效甚大。于是整理出了思路,听凭大家评说。 (鉴于学生对诗歌鉴赏的畏惧情绪,先从最短的绝句开始。) 第一步 知识传授——绝句的内容特点:少、小、了、常、藏、长。 (依据:著名词学家,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夏承焘先生曾讲到过绝句这一体裁的特点,他把绝句归纳为六个字:“少、小、了;常、藏、长。”) 教学程序:把例诗全部展示给学生——学生总结其特点,教师整理强化。 少:时间上过程短暂,空间上画面干净。 比如:王翰《凉州词》、李白《望天门山》 小:解析解或琐事来表现诗旨。 比如:刘禹锡《和乐天春词》、杜牧《赤壁》、 了:寓言要明明白白,一看就知。 比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常:所写皆生活常事。“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张籍《秋思》 藏:不说满,有悬念。 比如:王昌龄《闺怨》、刘禹锡《乌衣巷》 长:韵味深长,情意绵长。 比如:刘禹锡《杨柳枝》、王昌龄《出塞》 第二步 知识传授——绝句的结构章法:起、承、转、合 (依据:元人杨载《诗法家数》中谈到,“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训练思路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