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自行车与环境浅谈汽车、自行车与环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进展的同时,生态资源也遭到严重破坏,“环境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进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直接因素,从而走可持续进展道路已经成为关乎全人类生存与进展的国际命题。 在我国,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高速进展,交通运输带来的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日益突出的严重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及汽车产业的进展,私家车在中国大中型城市的普及,居民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自行车早已不再是居民出行的首选,取而代之的是汽车。 汽车在我们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汽车广泛的应用给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汽车侵占良田、能源危机等。 汽车业在我国可谓“后来居上”,汽车产量从 2000 年的 200 万辆增加至 2025 年的 1800 万辆,据统计,2025 年我国“汽车后市场”的营业额为 880 亿元,到 2025 年增加到 2400 亿元,估计到2025 年左右增至 49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6.9%。中国国家统计局 2 月 22 号发布数据称,2025 年末,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0578 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 7872 万辆。有专家称:中国汽车高速增长期将至少维持 20 年。 人们在享用汽车的诸多好处时,也应该重视汽车给人类带来的一系列危害。首先,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杀手――汽车尾气,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由于汽油、柴油燃烧不充分,排放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直径等于或小于 2.5 微米的细微颗粒物。这些细粒子很容易随着呼吸进入人体肺部,又被称为入肺颗粒物。其中 30%至 50%元素碳和有机碳,有机碳中大部分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氧化反应,变成醛、酮类化合物,还会生成过氧乙酰硝酸酯和臭氧等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条件。光化学烟雾容易刺激人的眼睛和喉咙,导致咳嗽、哮喘等疾病。 细粒子中还有半挥发性多环芳烃化合物,其中有苯丙芘等强致癌物质。此外,尾气中还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苯是致癌物质。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我国汽车污染排放总量也日趋上升。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市区,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氢化合物等污染物已经成为第一大污染源。尽管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但从环境变化的趋势看,假如不能有效控制汽车污染,城市污染也将从煤烟型污染向汽车尾气型污染转化。 其次,汽车的广泛使用,侵蚀我们的良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