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考研的几点建议2025-11-16 现在又到了辞职考研的高峰期了,作为过来人,给出我的一些建议,希望能让大家少走弯路(因为我走了不少弯路,所以觉得有些东西是可以避开的): 1、关于辞职时间: 一般情况下,有 6 个月够了,长了也没有用。假如是跨专业且要考数学,最好再加两个月,即 8 个月左右。 我是跨专业考经济类的,数学四。去年 5 月 1 号辞职的,五月中旬在母校旁边开始正式复习。感觉时间是够了,只是中间很多时间没有充分利用好(疲乏期太久了,郁闷)。 记住:一切节约都是时间节约。一切资源都是时间资源。一切管理都是时间管理。 2、关于资金准备: 最好先仔细规划好后留有两千左右的机动款,原则是前紧后松(千万别学我,到找工作时紧张的要死。就算借,也要在开始时先借好,以免到时影响自己情绪)。发生费用大概包括以下名目:租房之类的住宿水电费+月供固定伙食费+不爽的时候或者朋友来了的时候的大餐费+电话通信费+交通费(比如疲乏了回家修养一下)+资料费(大多数可以买盗版的或者买别人的笔记)+辅导班费用(内地城市一般 300-500 一个班,去所考的学校听课要例外)+报考费(找个不算多)+生活日用品支出(看自己怎么过日子)+过年费(考完后就过年了,辞职考的同志是大人了,还是要考虑,呵呵)+找工作费用(毕竟还是做最坏的打算吧)+复试准备费用(这个费用不好太好估量)+还有考试费用(那个时候可能营养要补充,要到考场附近的宾馆住 2-3 个晚上)+其他。 我去年初试前在南昌准备,考完后找工作和复试时候在广州。前部大概花了 13000 元。初试前大概花了 1 万,后面找工作,租房和复试准备花了 3000左右。开始花的比较宽松,所以钱到后来不够用,呵呵,最后只好把养老保险给提出来了。 3、关于报考学校和专业(毕竟要衡量成本和得失): 地域:最好选择以后准备工作和进展的地方(纯粹的为了学术除外),比如,你准备在南方进展,最好选择南方的学校。除非你是考北大清华人大之类,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其他的必定都受一定程度的限制。 系统:有些专业是分系统的,比如金融系统,就比较看重中财和西财。所以最好也考虑一下(除了考虑就业机会,还有进展方向和进展机会问题)。 名校:这个其实傻瓜都知道,呵呵,我个人还是强调,假如考研,最好报考自划线的学校,以后出来成绩也早,调剂比较方便(联系调剂的时候,人家首先问你报考那个学校的,然后才问你考了多少分)。最起码也应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