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老师备课工作高考备课是很多老师要头疼的事,感觉要备好课压力很大。以下是我整理高三的备课方法,希望能够可以分享广阔高三老师进行参考和借鉴。 一备教案: 一、两天内所复习的内容,是老师工作的思路、行动的路线、流程。简要写出《考纲》、《说明》所牵涉的“知识点”、“单元”、“框题”,写明“教案”所使用的时间或时间间隔。写明复习备考的重点、难点、常考点、易错易混点,一轮复习常以各种小专题复习和训练的形式来准备,是对一、两天的课进行了具体、详细的设计和安排,是你一、两天工作的思路、行动的路线和流程。 二备思路、方法 主要从老师“教”的角度去设计思路和方法,就是写“老师教什么、做什么、怎么去做”。 (1)内容。依据《考试说明》上的主要内容、知识点进行学习目标的拆解分析,拓展和挖掘,要设置什么问题?提问学生什么?合作探究什么?要形成该部分内容的系统和架构,设计什么样的小专题?例题?训练题?板书?课本和资料上内容不一定全写在教案上,可标明课本或资料上的页码和段落。 (2)方法。上课时提问什么?复习巩固上节内容。精讲点拨什么?尤其是讲评课,评是精讲、是拓展、是点睛、是结论,老师必须讲规律、评思路、讲方法、讲线索、讲框架。小组合作讨论什么?设计什么样的“小专题”来带动复习。总之,要对课堂结构和顺序进行设计,优化学习结构,努力把学生的思维进行激活。 (3)设计。引导学生“学”的设计,“学”什么?记住、理解、应用什么?让学生“练”什么?巩固迁移,学以致用,实现学生从懂到会,从会到熟练应用,尽量做到使学生口、手、眼、脑同时使用。课堂上也要做到随时随机抽检学生,做好关键学生(尖子生、边缘推拉生)的把关、过关工作。 深化真实有效的备课,应成为老师的基本工作习惯和常态工作方式,每次上完课后,都要对课堂效果、学生的状态在教案后边进行一两句的反思,用不同颜色的笔写出来,要真情实感发自内心,“反思三年成名师”! 三备“导学提纲” 1、有角度。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设计的引领学生自主复习的路线图、方向盘。要求内容精简、主要体现“学生学什么,做什么?”引领学生去深度学习、去精准练习。(1)列出三天学生主要的学习目标(从《考试说明》和课本上提炼出来)。(2)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常考点。(3)导学环节。引导学生去归纳、去构建知识网络,可用“表格”“填空”“复习的提纲”,“小题带复习”。让学生去画“架构图”、“鱼骨图”、“思维导图”“典型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