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山番茄叶霉病与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高山番茄叶霉病与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_第1页
1/2
高山番茄叶霉病与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_第2页
2/2
高山番茄叶霉病与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高山番茄叶霉病与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本栏目特约主持:邱正明 讨论员,讨论室主任,在职博士,湖北园艺作物引进与开发利用工程技术讨论中心副主任,国务院特别津贴专家,中国绿色食品进展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行业专项“长江流域生态型高山蔬菜栽培及产业化示范”首席专家,科技部“国外园艺作物品种引进与改良(南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技术负责人,多个省县市蔬菜专家顾问。先后参加和主持省部级以上蔬菜课题项目 30 多项,其中主持国家级科技项目 8 项;培育审(认)定瓜菜新品种 16 个,其中主持选育 9 个;发表文章、专著共 40 余篇(部),其中主编、主笔 12 篇(部);制订国家及地方技术标准 17 部;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等 8 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3 项。 导读:随着高山蔬菜种植年数和种植面积的增加,番茄叶霉病和灰霉病在局部山区开始蔓延。为了正确识别和预防这 2 种真菌病害,结合多年的防治经验得出这 2 种病害在识别与防治策略上的异同点:病症不同,防治药剂不同,流行条件相同,防治策略相同。 近年来,随着高山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种植年代增加,番茄叶霉病和灰霉病在一些局部地区开始蔓延,为害加大。因为这两种病害都是由真菌引起的,又仅一字之差,让很多种植户产生了误解,使其在防治措施上出现了偏差,给生产带来了一定的被动。笔者结合多年的经验把这 2 种病害的差异与联系总结为病症不同、防治药剂不同、流行条件相同、防治策略相同。 1 病症不同 1.1 番茄叶霉病 病原菌为 Fulvia fulva (Cooke) Cif.,系半知菌亚门真菌褐孢霉。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发病时叶面出现不规则形病斑,上有黑色霉层,病斑颜色浅,褪绿变黄;果实发病时,一般在果蒂附近出现硬化、凹陷、黑色病斑;茎部发病时,茎上出现不规则形圆斑。传播源为病残体上的菌丝体、菌丝块及种子表皮上的分生孢子和菌丝。 1.2 番茄灰霉病 病原菌为 Botrytis cinerea Pers. ex Fr.,系半知菌亚门真菌灰葡萄孢。主要为害果实,青果发病重。叶片发病由叶尖开始,呈水浸状“V”字形病斑,灰白色霉层,病斑颜色深,黄褐色;果实从花柱、花瓣处发病,病部软腐,灰白色;茎上为长圆形、长条形病斑。传播源为病残体上的菌丝体、分生孢子及土壤中的菌核。 2 防治药剂不同 叶霉病的防治药剂有多抗霉素、春雷?王铜、苯醚甲环唑、嘧菌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山番茄叶霉病与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