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C 管桩在温福铁路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温福铁路在福建连江车站位置进行了高强预应力砼管桩在铁路软土地基加固中应用的试验,该试验段工程通过对桩基承载力、应力传递规律、桩、土应力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地基变形等实测数据的分析讨论,对预应力管桩的设计(单桩承载力、桩型及桩间距、桩帽及网垫层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做为该试验段施工技术人员,全过程参加了该试验工程,本文亦是对该工艺的施工总结。1、工程简介温福铁路是从浙江温州到福建福州的高速铁路,设计时速 200KM,本试验段在靠近福州市的连江县进行,自 DK275+000~DK275+400,共 400m 长,预应力管桩加固区段为 310m,在 DK275+270 的位置有一座灌溉涵,该涵洞的基底加固也采纳管桩加固。其中 φ400mm 的桩有 46 根,φ500mm 的桩有 1307 根,设计单桩允许承载力是 900KN。桩的布设呈正方形布置,最小桩间距为 2m,最大桩间距为 3m。在正式施工前用了静力压桩机和柴油锤击机各进行了 8 根工艺性试桩。2、工程地质及水文概况工点范围均为第四系地层覆盖,上部为全新统滨海滩涂—溺谷相沉积形成,底部粘土属坡残积成因,下伏基岩为燕山期凝灰岩、侵入岩,地下空隙潜水发育,埋深 0~1m。地基土各层的岩性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分述如下:(1)粉质黏土,褐黄~灰绿色,硬塑,局部夹少量砾石,表层 0.4~0.6m 为种植土,含植物根茎,该层厚 0.4~2.1m,工点范围部分分布。(2)淤泥,浅灰色,流塑。手感细腻,分布均匀,含少量腐殖物,有机质含量2.8~7.9%,局部夹粉细砂透镜体。由于地处临海的山前平原,其横、纵向分布随基岩面起伏变化较大。具高压缩性、低强度的特点,灵敏度标准值 7.1,属灵敏性粘性土。层厚 10.5~19.7m。(3)粉质黏土,褐黄色、灰绿色、浅灰等色,软硬分布不均,海陆交互相成因夹粗砂、砾石、碎石土、淤泥质黏土等透镜体,厚 3.6~28m; (3)-1~(3)-7 淤泥质黏土,浅灰色,流塑,夹少量腐植物及贝壳,后 0~6.0m;局部夹圆砾土,粗砂、粉砂、砾砂、碎石土透镜体,灰色夹灰黄色,中密,饱和。(4) 花岗岩,全风化呈砂土状,标贯击数 N=25~50,厚>2m;(5) 凝灰岩,灰绿色或灰白色,全风化呈砂土状,标贯击数 N=16~35,厚>10m。3 、施工准备3.1、施工便道施工前的机械进场和施工过程中的管桩进场,都是通过施工便道进出,在其上行驶的都是重车,所以施工便道的承载能力要求较高。本工程施工便道底层用片石挤除原地面表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