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角度看石油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控制 论述了新世纪石油工业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出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是中国石油企业实现进展战略的必定选择。并从过分注重石油产量和成本核算方式两方面探讨了国内石油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对如何降低成本提出了思考。1 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是中国石油企业实现新世纪战略目标的必定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石油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运行效率低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而随着中国加入 WTO,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科技的突飞猛进的进展,使得中国的石油生产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在充分认识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前提下,制定长远的战略进展规划,是中国石油产业在新世纪开始最迫切的任务。中国石油企业面临的挑战来自多个方面,一方面国际竞争环境日益严峻,而同时企业自身缺乏足够的应对这种竞争的实力。在中国石油产业传统的政府规制体制下,石油产业的主要业务由中央政府垄断经营,也就造成石油生产企业长期以来是事实上的自然垄断行业。但是中国加入 WTO后,中国石油工业必将受到强烈的冲击。这种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关贸壁垒将被拆除,中国的原油开采将随国际油价波动。国内外市场接轨后,通过石油进出口,中国国内的油价与国际市场油价会相互影响,通过市场的机制和力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价格接轨。由于国际石油市场容量和交易规模极大,这种相互影响将主要表现为国内油价追随国际市场油价变动,并受国际市场制约。中国石油工业的进展和企业经营状况,将因国际石油贸易量和交易价格的波动处于不稳定状态,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增大。而且国内的原油价格和国际市场接轨后,由于国内石油生产企业没有直接影响石油价格的能力,而只能被动接受国际价格,因此,国际油价波动将能够直接影响上游企业的收益; 其次,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一些实力强劲的跨国石油企业已经开始进军中国的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直接与国内石油生产企业展开上游竞争。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壳牌、埃克森、美孚和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等一些外国公司进一步深化参加了我国陆地、海上油气项目的勘探开发。这对于长期以来在国内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一些石油生产企业来讲,无疑是非常大的冲击; 第三,国内石油缺口逐渐变大,出于国家战略考虑,对石油生产企业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进展,对石油需求量也是节节攀升,并且国内石油生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2000 年我国的原油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