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地流转机制研究综述

农地流转机制研究综述_第1页
1/5
农地流转机制研究综述_第2页
2/5
农地流转机制研究综述_第3页
3/5
农地流转机制讨论综述农地流转机制讨论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展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日益深化,农村土地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经济进展要素而日益要求进行有效流转和合理配置。农地流转需要一定的机制。通过回顾近年来“三农”问题学者的一些前沿讨论,发现当今学术界对农地流转机制的探讨集中在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上,也有少部分学者对这两种机制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该通过农民自组织机制、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农地流转机制的创新,从而有效实现农村土地的流转。 关键词:农地流转;机制;讨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25)08-0037-02 1 农地流转的概念 要进行农地流转机制讨论,首先应对农地流转的概念有清楚的认识。刘卫柏(2025)认为,中国的农地流转归集体所有,农地流转主要表现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流转。郎佩娟(2025)认为农地流转是指农户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土地农业用途不改变的前提下,以依法自愿的原则,实行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从而获得收益的行为。主力军(2025)从广义和狭义上来理解农地流转的概念,他指出,广义的农地流转指的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狭义的农地流转则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由此可知,农地流转包括广义的农地流转和狭义的农地流转两方面。广义的农地流转包括政府征地、乡镇建设用地、宅基地和农用地的流转。狭义上的农村土地流转仅指农用地的流转,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在不改变农地用途的情况下进行的流转形式。 2 探讨的角度与方法 农地流转涉及到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等方方面面,因此,学者们的探讨也是多角度、多方法的。如徐勇(2025)、赵永茂(2025)等从政治的角度探讨了土地流转于乡村治理的关系;黄祖辉(2025),温铁军(2025)等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机制及其对经济社会进展的影响;朱文(2025)等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农地流转中农民行为的微观机制,等等。学者们对于农地流转的讨论中,有的以制度、政策和法律文本为对象展开理论讨论,也有少数学者如贺雪峰(2025)在大量实地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有的从国际对比进行讨论,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进展讨论所(2025),也有的对局部改革经验进行观察和总结,如邱道持(2025)对农地流转的“重庆模式”进行了总结,朱文(2025)对汶川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农地流转机制研究综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