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情况的调查讨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情况的调查讨论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低保制度的实证调研,探析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低保 制度 问题 农村低保制度是一项旨在保障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水平、体现公民生存权、进而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制度,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进展、维护农村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1996 年,我国民政部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念。本文通过对焦作市 S 村的低保制度进行实地调研,分析该村低保制度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低保对象的确定标准及程序情况 国家虽早在 1996 年提出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念,但农村低保制度在 S 村真正落实,则是在 2025 年左右。S 村的农村低保对象的具体确定是根据以下情况:无劳动能力,家庭年人均收入不超过 1000 元,生活特别困难的,而该村低保对象的申请程序是根据法定程序进行的(见图 1)。 图 1.申请程序 二、关于农村低保家庭人均收入的核算情况 S 村对家庭收入的核算标准,是和焦作市核算家庭收入的标准相一致的。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 家庭收入核算方式方面,S 村农村低保是按年计算家庭收入。非固定性收入则是按当地同行业的最低收入或最低工资计算,一次性收入数额较大的在扣除必要支出部分后,剩余部分则按当地低保标准逐月分摊计算。 三、关于农村低保的救助方式情况 S 村农村低保的发放周期为按季发放,发放方式为:乡镇民政机构通过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将低保救助金拨付到低保对象个人账户。根据对所走访的 S 村低保户及村支部相关工作人员的了解,S 村从农村低保实际在本村落实至今,本村农村低保的发放标准逐年提高,刚开始的发放标准约为 40-50 元?月,2025 年左右发放标准提高到约 80-90 元?月,到目前为止,据走访获得的一手资料显示,S 村目前的农村低保发放标准为 100-130 元?月,且本村的农村低保发放方式采纳的是分档救助法,即根据全村低保户的具体困难程度的不同,对生活特别困难的低保户予以相对多一点的金额救助。 表 1 本村农村低保户对农村低保发放标准及力度的看法 据走访了解,本村低保涉及范围 63 人,共计 31 户,这些低保户对低保标准的看法不一(见表 1,表 2)。 表 2 农村低保户认为的合理低保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