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QC 小组活动步骤1 引言 “创新型” QC 小组活动,是中国质协于 1997 年 7 月在组织有关省、市、部门和部分企业参加的研讨会上提出的建议,并经中国质协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委员会通过,于 2000 年初下发了《关于试点开展“创新型”课题 QC 小组活动的建议》。由于它适应了由质量控制阶段到质量创新阶段转变的时代要求,不少企业的 QC 小组纷纷自发试点,开展“创新型”课题 QC 小组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中国质协为了引导活动的推动,将“创新型”课题 QC 小组活动进一步明确化和法律规范化,于 2025 年 3 月下发了《关于开展“创新型”课题 QC小组活动的意见》,并对“创新型”课题 QC 小组活动提出了评审标准。自此,“创新型”课题 QC 小组活动迈入了法律规范化道路,“创新型” QC 小组活动如雨后春笋,较以往有了成倍的增长。2、什么是“创新型”QC 小组 “创新型” QC 小组的特点是质量创新。它的课题与“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等类型 QC 小组的课题不同,它要解决的课题以及要达到的目标是从未发生过的。因此,它的活动程序不同(见图1)、活动范围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评价标准也不同。鉴于“创新型” QC 小组的特点,决定了小组活动的范围是全方位的,小组成员组成可以是不同的岗位上的、不同的环境中的,为了共同的质量创新目标,在多范围内开展活动。他们为同一质量问题各抒己见,在思维上发生激烈的碰撞,产生制造性的火花,从而在多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方案来,再通过分析影响完成最佳方案的原因,寻找要因、制定对策等步骤,经过实践,制造出卓越来,进而推动企业的质量再上新的台阶。3、“创新型”QC 小组活动程序与步骤 开展过“创新型” QC 小组活动的成员们普遍认为,由于在“创新型”PDCA 循环活动中融有预测、优化、验证和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等科学的工作方法,通过运用统计技术,思路明确,目标清楚,方法得当,能缩短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周期,多、快、好、省地达到预定的目标。以下按 PDCA 循环工作程序进行叙述。3.1 计划(P)阶段3.1.1 选择课题 所选择的课题,自然是对现状不满,而通过新的思维方式,打破现状,去追求卓越的课题。例如黄委院的“引水发电洞优化设计 QC 小组”,针对南阳回龙抽水蓄能电站招标设计采纳的常规直孔灌浆技术,认为其虽能满足法律规范要求,但其工程量和投资过大。为此,提出了“引水发电洞固结灌浆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