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25 年 2 月目录1 总则22 基本原则33 绿道的涵义 44 绿道的选线 75 绿道的设施配置91总则1.1 为充分发挥绿道的休闲、健身功能及生态作用,展现北京绿道生态化、人性化、多样化的特点,有效指导北京绿道的规划设计,提升绿道设计质量,制定本导则。1.2 本导则所指绿道是一种串联各类自然和文化景观资源,适用于步行、骑行等慢行休闲方式的线性绿色空间,具有美化环境、文化展示、健康休闲、沟通城乡等多种功能。1.3 本导则为北京绿道的规划设计提供普遍性指导和参考。除本导则外,绿道的规划设计还应符合国家、北京市的其他相关法规、标准法律规范及技术规程等的要求。1.4 本导则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负责解释。2基本原则2.1 生态性原则 绿道是一条休闲廊道,也是一条生态廊道。规划设计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尊重北京的生态基底、自然山水格局,依托绿色空间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通过对绿道两侧绿化景观的提升,强化廊道的生态联通功能。2.2 系统性原则绿道应与城乡建设进展统筹考虑,契合城乡进展的需求,在落实相关上位规划的基础上,联通历史文化遗迹、风景名胜区、公园、民俗旅游村、大型居住区、交通站点等节点,整合区域各种自然、人文资源,系统布局绿道线路及各类服务设施,并与规划、园林、交通、水务、市政、旅游等多个部门协调,引导区域良性进展。2.3 人本性原则绿道以发挥健康休闲功能为重点,应充分考虑市民的休闲需求和绿色出行需求,注重人性化设计,在营造优美景观环境的同时,加强服务配套设施及标识系统的完善,建设便捷、安全、舒适、可参加度高的绿道。2.4 特色性原则北京的自然及人文资源丰富多样,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绿道应充分结合不同资源特色、环境特征,深化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滨水、山地、森林、田园、都市、乡村等多种景观风貌,充分展现北京绿道的鲜亮特色。2.5 实效性原则绿道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现实条件,不盲目求宽求大。在用地局促、绿道无法连续的情况下可合理借道。灵活处理绿道线路之间的衔接,因地制宜地选择铺装和绿化方式,避开大拆大建,尽量结合利用现有资源,更多关注绿道实际效能的发挥。3绿道的分级分类3.1 绿道的分级从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出发,北京绿道可分为市级绿道、区级绿道和社区绿道三个层级。各级绿道相互连通,形成有机整体。3.1.1 市级绿道是全市绿道体系的骨架,串联全市重点生态空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