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余弦定理(二)知识梳理1.余弦定理:(1)形式一:,,形式二:,,,(角到边的转换)2.解决以下两类问题: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唯一解)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唯一解)3.三角形 ABC 中 典例剖析题型一: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例 1 在中,已知,,,,求 c.解 且,∴为钝角,,由余弦定理知,∴即,解得或(舍去)∴.评述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或两边和一角可应用余弦定理求解。熟练掌握余弦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同时还要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题型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例 2 在中,若,试判断的形状.解:方法一:由正弦定理和已知条件得:, ,∴,即,B 、C 为的内角,∴,故为直角三角形.方法二:原等式变形为:,即:,由余弦定理得:故为直角三角形.评述: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一般是从题设条件出发,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进行边角变换,全化为边的关系或全化为角的关系,导出边或角的某种特殊关系,然后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即可判定三角形的形状。备选题:余弦定理的应用例 3:已知 A、B、C 是△ABC 的三个内角,且满足(sinA+sinB)2-sin2C=3sinAsinB求证:A+B=120°证明:由(sinA+sinB)2-sin2C=3sinA·sinB可得 sin2A+sin2B-sin2C=sinA·sinB又 sinA=,sinB=,sinC=,∴+-=·整理得 a2+b2-c2=ab∴cosC==又 0°<C<180°,∴C=60°∴A+B=180°-C=120°评述:(1)有关三角形内角的证明,选择余弦值与正弦值相比较,要省去取舍的麻烦 .但注意在根据三角函数值求角时,应先确定角的范围;(2)在将已知条件中角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时,运用了正弦定理的变形式: a=2RsinA,b=2RsinB,c=2RsinC,这一转化技巧,要求熟练掌握.(2)解法二中用到了三角函数中两角差的正弦公式,但应注意在根据三角函数值求角时,一定要先确定角的范围.另外,也可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商数关系,在等式 sinB·cosA=sinAcosB 两端同除以 sinAsinB 得 cotA=cotB,再由 0<A,B<π,而得 A=B.点击双基1.在在△ABC 中,AB=3,AC=4,BC=,则 AC 边上的高为( )A. B. C. D, 解:由余弦定理知:cosA===,A=AC 边上的高为 ABsinA=答案:B2.在在△ABC 中,已知其面积 S=(a),则角 C 的度数为( )A. 135 B. 45 C. 60 D. 120解:S=(a),absinC=(a)sinC=即 sinC=cosC,tanC=1C=45答案:C3.在△ABC 中,若,则其面积等于( )A. B.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