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 分析法及其应用1.了解分析法证明数学问题的格式、步骤.(重点)2.理解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会用分析法证明较复杂的数学问题.(难点、 易混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 分析法阅读教材 P37~P38练习 A 以上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定义:分析法是从结果追溯到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的思维方法.具体地说,分析法是从待证结论出发,一步一步地寻求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最后达到题设的已知条件或已被证明的 事实 .2.分析法的推证过程…⇐⇐⇐⇐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分析法就是从结论推向已知.( )(2)分析法的推理过程要比综合法优越.( )(3)并不是所有证明的题目都可使用分析法证明.( )【解析】 (1)错误.分析法又叫逆推证法,但不是从结论推向已知,而是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的过程.(2)错误.分析法和综合法各有优缺点.(3)正确.一般用综合法证明的题目均可用分析法证明,但并不是所有的证明题都可使用分析法证明.【答案】 (1)× (2)× (3)√[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 1: 解惑: 疑问 2: 解惑: 疑问 3: 解惑: 1[小组合作型]应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已知 a>b>0,求证:<-<. 【导学号:37820020】【精彩点拨】 本题用综合法不易解决,由于变形后均为平方式,因此要先将式子两边同时开方,再找出使式子成立的充分条件.【自主解答】 要证<-<,只需证<<. a>b>0,∴同时除以,得<1<,同时开方,得<1<,只需证+<2,且+>2,即证<,即证 b
b>0,∴原不等式成立,即<-<.1.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思维是从要证的不等式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最后得到的充分条件为已知(或已证)的不等式.2.分析法证明数学命题的过程是逆向思维,即结论⇐…⇐…⇐…已知,因此,在叙述过程中,“要证”“只需证”“即证”等词语必不可少,否则会出现错误.[再练一题]1.(2016·合肥高二检测)已知 a>0,求证:-≥a+-2.【证明】 要证-≥a+-2,只需证+2≥a++,即证≥,即 a2++4 +4≥a2++2 +4,只需证 2≥ .只需证 4≥2,即 a2+≥2.上述不等式显然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用分析法证明其他问题 (2016·合肥高二检测)求证:以过抛物线 y2=2px(p>0)焦点的弦为直径的圆必与直线 x=-相切.【精彩点拨】 2【自主解答】 如图所示,过点 A,B 分别作 AA′,BB′垂直准线于点 A′,B′,取 AB的中点 M,作 MM′垂直准线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