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震灾害受损水利工程案例及修复技术简述

地震灾害受损水利工程案例及修复技术简述_第1页
1/6
地震灾害受损水利工程案例及修复技术简述_第2页
2/6
地震灾害受损水利工程案例及修复技术简述_第3页
3/6
1.概述 我国地处世界上两个最大地震集中发生地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较多,大多是发生在大陆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 20km 以内。位于青藏高原南缘的川滇地区,主要发育有北西向的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金沙江-红河断裂、怒江-澜沧江断裂和北东向的龙门山-锦屏山-玉龙雪山断裂等大型断裂带[1].该区新构造活动剧烈,绝大多数属构造地震,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是中国大陆最显著的强震活动区域[2]. 而西南地区蕴藏了我国 68%的水力资源,水利工程较多,且主要集中在川滇地区。据 2025 年数据,四川省有大中小型水库约6000 余座[3].2008 年 5 月 12 日的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初步统计,已导致 803 座水库出险,受损的大型水库有紫坪铺电站和鲁班水库中型水库 36 座,小一型水库 154 座,小二型水库 611 座[3].此外,地震还致使湖北和重庆地区各 79 座水库出现险情[4,5].为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地震之后及时对水利工程进行检测,并对受损工程进行监测和修复是必要的。有关震灾受损水利工程修复方面的文献不多,散见于各种期刊或讨论报告,为便于应用参考,本文搜集、筛选了一些震灾受损水利工程的案例,并对一些有用技术进行了介绍。 2.地震对水利工程的危害 由于地震烈度、地震形态以及水库本身工程质量的不同,地震对于水利工程的危害也有所区别。高建国[6]对我国因地震受损水利工程进行分类整理,认为水库坝体险情主要可分为 3 级:1 级,一般性破坏,不产生渗漏;2 级,严重性破坏,坝体开裂渗漏;3 级,垮坝(倒塌),水库水全部流走。 我国因地震引起的水库垮坝并不多见,总结国内外地震对水利工程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1 坝体裂缝 地震作为外力荷载将会导致大坝尤其是土石坝整体性降低,防渗结构破坏,引起大量裂缝。地震会产生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运动,并使周期性荷载增大,坝体和坝基中可能会形成过高的孔隙水压力,从而导致抗剪强度与变形模量的降低,引起永久性(塑性)变形的累积,进而导致坝体沉降与坝顶裂开。 2025 年 10 月甘肃民乐—山丹 6.1 级地震引起双树寺水库大坝、翟寨子水库大坝,坝顶均出现一条纵向裂缝,长约 401~560m,最大宽度 2cm 左右,并有多处不同长度断续裂缝, 防浪墙局部错动约 0.5cm.大坝右侧出现山体滑坡,形成长条带及凹陷,滑坡长 37m 左右,凹陷坑深 2.5~3m、宽 7m 左右,凹陷处上部山体有多条斜向裂缝,缝宽 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地震灾害受损水利工程案例及修复技术简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