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的进展现状探讨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的进展现状 摘要:随着世界高科技的飞速进展和我国机组容量的快速提高,电厂热工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热工监控范围不断扩大,使得热工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在火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愈来愈显得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厂热工自动化的概念,分析了电厂热工自动化的现状,并对电厂热工自动化新进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厂热工自动化;现状;进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TM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电厂热工自动化的概念及基本内容 电厂热工过程采纳自动化技术已有较长的历史,锅炉给水调节装置和蒸汽机离心摆调速装置,足热能动力设备最早的自动控制装置,也是整个自动化领域的早期成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火力发电机组已由过去的中低压、中小容量进展到现在的高参数、大容量的单元机组,其生产过程的操作由运行人员于动控制到陆续采纳各种自动控制装置,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使火力发电厂的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和进展。 电厂热工自动化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主机、辅助设备、公用系统等的自动化,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基本内容:(1)自动检测(测量与显示);(2)自动调节(模拟量控制);(3)顺序控制(开关量控制);(4)自动保护;(5)综合自动化技术。 二、电厂热工自动化的现状 2.1 我国电厂热工自动化进展历程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火电单机容量小,一般采纳母管制运行方式,自动化程度较低,炉、机、电都就地或在各自单独的控制室进行控制,机组基本依赖于人工操作,辅以简单的仪表来控制生产过程。到 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电力工业的进展,热工自动控制系统出现了集中控制方式,即在集控室内,操作人员主要通过操作按钮和各种仪表进行控制和监视,但机组的自动化水平仍很低。20 世纪70 年代末,投入使用的是单回路调节装置和模拟组装仪表。当时单元机组集控从某种意义而言仅仅是各种控制仪表设备机械地组合在一起。从实际使用情况看,随着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控制参数和控制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模拟仪表很难满足要求,难以实现机炉协调控制等复杂的自动控制和保护功能。 2.2 分散控制系统(DCS)的现状 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机组都采纳了 DCS 控制系统。国外的系统运行可靠但价格昂贵;国内的系统价格低,但运行和维护的工作量巨大。根据国内自动调节系统的角度和机组情况分析,一般将国内机组的状况分为:一是采纳先进的机组、DCS 系统、编制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