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汶川地震彭州市地震灾害房屋评估工作总结报告 2008 年 5 月 18 日,应成都市建委的要求,受公司委派,我们前赴本次地震的重灾区彭州市进行受灾房屋的安全评估工作,现就所做工作做如下总结。1. 基本概况 彭州市位于成都的西北部,距成都市区 19 公里,处于青藏高原断裂带的龙门山腹地。全市十几个乡镇均不同程度上受灾。其中北部山区震害较大,房屋受损严重,市区震害相对较轻,房屋受损也相对较小。 因本次受灾面积非常大,居民的安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刻不容缓。为使居民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增强信心,解决现阶段的居民安置问题,急需对受灾房屋进行安全性评估。考虑到此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不能对受灾房屋进行详细的鉴定,故我们只从整体上对房屋进行安全评估,推断其房屋是否能够入住。2. 主要工作 从 5 月 19 号开始到 5 月 24 日,我们先后对红岩镇幸福村,丽春镇东风村、跃进村,隆丰镇桃花林村,敖平镇紫泉村的房屋进行了普查,每人每天查看房屋上百栋,共计上千户人家。 5 月 25 日,我们普查彭州市区房屋,先后查看了 4 个小区和上百户受灾较重的独栋民屋。3. 震害情况3.1 乡镇房屋 我们普查的 4 个乡镇,大部分位于彭州市的北部。主要查看的是农村房屋,结构主要类型为砖混和砖木结构,无框架结构,土坯房屋也较少。乡村房屋均未根据国家建设法规建造,结构受损严重,以红岩镇幸福村为例,总共查看房屋 200 户左右,倒塌房屋占 10%,严重损坏房屋占 85%,只有极少房屋维修后可住,且初步估量维修费用较高。另该村经济支柱产业木耳也因此次地震造成木耳棚倒塌损失惨重,据当地村民介绍,仅木耳每户至少损失 5~6 万元。调查发现,乡镇房屋震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 砖木结构一般为红砖墙、木屋架、坡屋面、小青瓦。此类结构房屋在坡屋面的底部几乎均出现水平裂缝,初步估量为墙体受弯破坏。现场调查表明,仅因此类裂缝造成整个房屋无法使用的就占 50%以上。破坏形态见图片 1 所示。图 1:墙体水平裂缝2) 砖混结构一般为红砖墙,预制空心板楼、屋面。该类结构几乎未设圈梁且均未设构造柱,板缝中未设钢筋,在支座处也没有采纳拉结措施。调查发现,大部分板缝均被震裂开,板与墙体顶部连接处也被震松,出现水平裂缝,严重处板被震落,破坏形态见图片 2 所示。墙体多为典型的交叉裂缝破坏。破坏形态见图片 3 所示。上述裂缝是造成该类房屋不能使用的主要原因。图 2:板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