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大桥大直径灌注桩施工技术1 工程概况XX 大桥位于 XX 省 XX 县境内,是连接 XX 县东西两大动脉 XX 国道和 XX 高速公路的连接线完善工程。全长 550 米,宽 18 米,双向四车道。线路起点位于县城 XX 路上,与XX 国道形成菱形立交,然后跨越 XX 国道、XX、XX 分局 XX 铁路货场及 XX 铁路正线,终点与 XX 高速公路连接。全桥设计为直线,15 墩 2 台,基础为 Φ1.8m 和 Φ1.5m 桩基础,上部采纳装配式预应力砼简支梁,桥跨布置为 1*30m+1*40m+9*30m+3*40m+1×50m+1×40m,共计 16 孔 128 片梁。1#~15#墩采纳 Φ1.8m 端承桩 35 根计 604 延米,0#、16#桥台采纳 Φ1.5m 端承桩 16 根计 320 延米。桩端支承于破裂的弱风化白云质灰岩层上,桩底嵌入岩层深度大于 1.7m 以上,桩身为 C25 普通硅酸岩混凝土。桥址处地层主要为填土、卵石及奥陶系中统白云质灰岩。自上而下分为 3 层,分别如下:a 素填土:褐黄色,稍湿~湿,稍密~密实。土质不均,成分以粉土为主,夹粉质粘土薄层。该层在河槽地段缺失,在 XX 国道附近厚 2~3m,在 5#、6#孔地带厚 7m 左右,层底标高 209.91~213.18m。b 卵石:杂色,中密~密实。卵石成分以灰岩、砂岩为主,一般粒径 5~15cm,局部含 大 量 漂 石 , 充 填 物 为 砾 石 、 砂 粒 及 粘 粒 土 , 层 厚 11.60~16.20m , 层 底 标 高195.45~199.70m,容许承载力[σ]=400~600kPa。c 弱风化白云质灰岩:灰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不完整,有溶蚀迹象,规模较小,裂隙发育,其间局部充填粘性土,岩溶发育厚度一般在基岩面下2.00~3.00m,容许承载力[σ]=1500~2500kPa。2 施工方案的选择由于地质情况复杂,且 XX 为季节性河流,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自然地表下 8~10m以下富含地下水,且裂隙贯穿,渗透速度较快,其上均为砂卵石层,干燥无水,易坍塌。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整体河床干涸,仅 10#、11#墩位于主河槽处有少量流水。通过多种方案经济分析比较,决定采纳人工挖孔与冲击钻成孔相结合的施工方案。即从自然地坪开始先进行人工挖孔作业(混凝土护壁),至 8~10m 左右(地下水位线处),然后采纳冲击钻进行泥浆护壁机械成孔。桩身砼采纳导管水下灌注。3 关键技术3.1 人工挖孔根据桩直径大,土质较松散,为冲积卵石土层,地表以下 8~10m 内无水(地质勘测报告),上部采纳人工挖孔方法施工。:3.1.1 平整场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