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村水库泄洪洞进口边坡古倒塌体稳定性分析河口村水库泄洪洞进口边坡古倒塌体稳定性分析 【摘要】河口村水库枢纽工程隧洞进口边坡处于龟头山褶皱断裂发育区,进口区还发育有 1 号、2 号两处倒塌体,该区岩性复杂、褶皱断层发育,地质条件复杂。该文根据隧洞进口边坡区的基本地质条件,对进口边坡岩体进行了分类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地质宏观分析,通过边坡稳定计算,对进口边坡的稳定进行了定量评价并给出了边坡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 河口村水库左岸枢纽建筑物进口边坡地质分析稳定性计算 中图分类号:P343.3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沁河河口村水库,位于沁河中游太行山峡谷段的南端,距峡谷出口—五龙口约 9.0 km,属河南省济源市。河口村水库的开发任务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等。正常蓄水位 275.00m,总库容 2.64 亿 m3,坝顶高程 288.50m,最大坝高 122.5m。主要有面板堆石大坝、泄洪(导流)洞、溢洪道、引水隧洞等建筑物,本工程属大(2)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 1 级建筑物,泄洪洞、溢洪道为 2 级建筑物,其中,泄洪洞进口边坡破坏会使泄洪洞进水塔稳定受到影响,可能会导致进水塔功能完全丧失,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法律规范》(SL386-2025),将泄洪洞进口边坡定为 2 级边坡,所以,进水口边坡的稳定对进口工程乃至大坝的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边坡稳定的关键就是边坡上部古倒塌体的稳定问题。 2 泄洪洞进口地质概况 泄洪洞共布置两条,布置型式采纳岸塔式,其中 1#泄洪洞施工期兼作导流洞, 2#泄洪洞由导流洞后期改建而成,洞向均为225˚。 其进口位于三坝线上游左岸沁河河道转弯处,为一谷坡地形,高程 260m 以下至河床为近直立陡峻岸坡,以上为缓坡地形,坡度一般 20~30˚,发育有三条小冲沟。进口塔架上下游分布有两处古倒塌体,成份为倒塌块石(colQ3)和洪坡积土夹石(pl+dlQ4)。 塔架上游侧古倒塌体为 1#古倒塌体,该古倒塌体分布范围较小,分布于一处山梁上,地形坡度 20˚~35˚。倒塌体呈长条形,厚 3m~13.1m,平均宽度 20m~40m,上窄下宽,最长处约200m,分布底高程 230m 左右,顶高程约为 320m,方量约 3 万 m3。 塔架下游侧古倒塌体为 2 号古倒塌体,该古倒塌体分布面积较大,分布在塔架后侧山沟中,坡度 15˚~35˚,下部坡度较缓,中上部坡度相对较陡。倒塌体厚 5.1m~10.1m,平均宽度 60m~100m,上宽下窄,分布底高...